中峰

连空阁道结飞霞,衲子云游少住家。
问讯两仙呼不应,鸟啼惊落一岩花。

作品评述

《中峰》是宋代吴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峰

连绵的空阁道上结满了红霞,
衣衫褴褛的修行者少住在家。
我询问两位仙人,但他们未应答,
只有鸟儿的啼鸣惊落下一朵岩花。

诗意与赏析:

《中峰》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间景象,通过作者的描写,诗中展现了山中的幽静与神秘。

首先,诗中的连绵空阁道上结满了红霞,给人一种绚丽多彩的画面感。这里的空阁道可以理解为通向山峰的道路,而红霞则象征着美丽的景色,将整个环境装点得如梦如幻。

其次,作者提到了衣衫褴褛的修行者少住在家,这表明这个地方是修行者们的聚集地。修行者们舍弃了尘世的繁华,选择了隐居山间,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接着,诗中的“两位仙人”代表了修行者所崇尚的仙境与神秘。然而,作者询问这两位仙人,却未得到任何回应。这种呼吁与无声的对话,暗示了修行者们的虔诚与向往,却又面临着无从得知的境况。

最后,诗末提到鸟儿的啼鸣惊落下一朵岩花。这里的鸟儿的啼鸣可能是修行者们寻求答案的象征,而岩花则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珍贵的存在,象征着修行者们追求的目标或境地。鸟儿的啼鸣惊落岩花,表明修行者们在追求完美境界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界干扰和困扰,但也暗示了修行者们对于境界的追求和坚持。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山间修行者的生活和追求,表达了对于仙境的向往和对修行道路上困难和干扰的思考。整首诗词以山水与修行为背景,透过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与超脱的氛围,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诗词推荐

漠漠烟横草树青,依稀风景似兰亭。小桥疏竹人沽酒,曲径落花僧掩扃。

红叶枯梨一两株,修然秋思满山居。诗怀自欢多尘土,不似秋来木叶疏。

入廛一钵是生涯,来自寒山拾得家。晓影玉钩萝户月,春丛黄粉密房华。午炊佛土香传鼻,参饱云门饭打牙。准拟神通何处借,净名居士住毗耶。

吴牛行欲老,汉马焉得肥。筋力不可恃,游子当念归。

常忆在庐山,随时寄瓶锡。五百与一千,聚头同遣日。猿攀影未回,鹤望情还失。教他王老师,癡钝无处觅。

小桥只在槿篱东,沟水穿篱曲折通。烟雨空蒙最堪乐,从教打湿败天公。

井梧写句付宫沟,墨汁啼痕字面稠。虎豹九重严夜禁,争能禁得水东流。

忽忆韩公二妙姝,琵琶筝韵落空无。犹胜江左狂灵运,空斗东昏百草须。马上胡琴塞上姝,郑中丞后有人无。诗成画烛飘金烬,八尺英公欲燎须。荻花枫叶忆秦姝,切切幺弦细欲无。莫把胡琴挑醉客,回看霜戟褚公须。

目送孤鸿独倚楼,晚风吹泪更横流。蕉花落处蛮烟碧,六十三程是白州。

皋陶遇舜,伊尹逢汤。武丁得傅,文王获姜。齐知管种,汉识张良。诸葛开蜀,玄龄启唐。

僧炉有令禁触火,袖手指直冻欲堕。缸暖微闻蝗蚓鸣,客寒对作橐驼坐。叩钟击鱼呼众起,持钵分糜救晨饿。一参木佛古因缘,试举丹霞有何过。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穷节弥惨栗,我讵自云乐。伊人婴疾恙,所对唯苦药。寂寞行稍稀,清羸餐自薄。幽斋外浮事,梦寐亦简略。雪户掩复明,风帘卷还落。方持数杯酒,勉子同斟酌。

晓妆乍了,又翩翩何许、飞来临镜。欲寄相思无一字,拈起芳心重省。鬓*云低,眉颦山远,去翼宜相映。娇波频送,恍如秋水涵影。几度揉损啼红,恨卿卿不到,吴江枫冷。一点风流应解妒,翡翠双钿相并。忘入香奁,时偎绣枕,看足宫花暝。多情翦就,忍教分做孤另。

山色青螺髻,清波绿鸭头。已欣春事起,那问岁阴流。王蚁新浮盎,金鳞恰上钩。衰年怯多酌,尤怕范家瓯。

一亩山园半亩池,流年忽逮挂冠期。卖花醉叟劙红桂,种药高僧寄玉芝。午枕为儿哦旧句,晚窗留客算残棋。登庸策免多新报,老子痴顽总不知。

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冷沉中岳短,光溢太行高。不寐清人眼,移栖湿鹤毛。露华台上别,吟望十年劳。

雪梅风柳,弄金匀粉,峭寒犹浅。又还近、三五银蟾满。渐玉漏、声初短。尊前重约年时伴。拣灯词先按。便直饶、心似蛾儿撩乱。也有春风管。

东风昨夜吹春昼。陡觉去年梅蕊旧。谁人能解把长绳,系得乌飞并兔走。清香潋滟杯中酒。新眼苗条江上柳。尊前莫惜玉颜酡。且喜一年年入手。

朱芾皇皇问寝门,青宫喜气满乾坤。江清淮晏干戈息,渊默雷声匕鬯尊。端冕常年亲举礼,远庖此日剩明恩。直将三代齐长久,愿听长沙贾谊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