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伯华趋朝用川字衫字韵作二诗送之

微雨轻寒透客衫,十分秋色相征骖。
人占逸驾应空北,君自良图已运南。
须信由来非枉尺,谁云领取勿多谈。
而今吐握逢知己,会听新除趁六参。

作品评述

《宋伯华趋朝用川字衫字韵作二诗送之》是宋代廖行之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微雨轻寒的秋天景色,以及送行者对宋伯华的欣赏和祝福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微雨轻寒透客衫,
十分秋色相征骖。
人占逸驾应空北,
君自良图已运南。
须信由来非枉尺,
谁云领取勿多谈。
而今吐握逢知己,
会听新除趁六参。

诗词的诗意是通过描绘微雨轻寒的秋天景色,表达了送行者对宋伯华的赞赏和祝福之情。秋天的微雨和寒意透过客人的衣衫,正好映衬着北方的秋色。尽管宋伯华被指派到北方,但送行者相信他将会在北方展现自己的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送行者对宋伯华的能力和决心表示了充分的信任,认为他不会辜负期望。

诗词赏析中提到了"由来非枉尺",表达了对宋伯华的期望和对他在官场上取得成就的信心。这句话暗示着宋伯华有着优秀的才干和运筹帷幄的能力,并且他的才能将会得到充分的认可和表彰。送行者认为,宋伯华在北方的任职并不是空洞的虚名,而是真正有所作为的。

诗词结尾处提到了"吐握逢知己,会听新除趁六参",意味着宋伯华将会在北方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支持者,一同共同探讨政务。这种知己相遇的场景将会给宋伯华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六参"指的是六部,代表了官场的重要职位,这里表示宋伯华将会在北方有机会得到重要的提升和升迁。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用字简洁明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宋伯华的赞美,表达了送行者对他的期望和祝福之情。诗词展现了宋代士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对理想和成就的追求。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诗词推荐

倭缬帘垂柳外楼,睹妆微露玉搔头。承平气象应如此,忆杀金明水殿游。

庠斋三岁最无功,羞愧宣王禄万钟。犹欲谈经谁复信,相招执龠便须従。陈风清净眠真足,齐俗强梁懒不容。久尔安闲长自怪,此行磨折信天工。

猗猗鲁桑条,籊々湘竹竿。并舍掩映之,客来相与看。薄暮墟囿中,清宴有遗欢。弋凫未用罝,烹鲤且登柈。灵河素魄流,斗柄长阑干。明朝还醉醒,毋辞共盘桓。

百室机杼,衣褐具宜。民以卒几,神实惠之。言举祀典,答神之釐。有篚斯陈,振古如兹。

扫雪开幽径,端居望故人。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几日东城陌,何时曲水滨。闻闲且共赏,莫待绣衣新。

女僮流汗逐毡軿,云在淮乡有父兄。屠婢杀奴官不问,大书黥面罚犹轻。

要作山中宿,怅无林下期。摩挱鲁公字,咀嚼豫章诗。

终童之死谁继出,燕颔儒生今俊逸。主将早知鹦鹉赋,飞书许载蛟龙笔。峨眉玉垒指霞标,鸟没天低幕府遥。巴山雨色藏征旆,汉水猿声咽短箫。赐璧腰金应可料,才略纵横年且妙。无人不重乐毅贤,何敌能当鲁连啸。日暮黄云千里昏,壮心轻别不销魂。劝君用却龙泉剑,莫负平生国士恩。

灌口少年,短命何益。曷不监之,清源庙食。

桓景全家遂得仙,佩萸吹菊对陶然。汝南鸡犬缘何事,不似淮王许上天。

刮眼相逢四五秋,知君艺出万人头。但看巨轴藏盈袖,不信行囊尚弊裘。建阁程生藏瑞墨,买田张衍寄英游。从来有术高天下,莫但人谋当自谋。

海风吹月近中秋,碧玉天高灏气浮。文武对开开俭幕,主宾同上仲宣楼。棋边正要看新著,酒畔何妨话旧游。了却经营宛洛事,入登枢筦赞帷筹。

江城有卒老且贫,憔悴抱关良苦辛。众中忽闻语声好,知是北来京洛人。我试问云何至是,欲语汍澜堕双泪。斯须收泪始能言,生自东都富贵地。家有城南锦绣园,少年止以花为事。黄金用尽无他能,却作琼林苑中吏。年年中使先春来,晓宣口敕修花台。奇芬异卉百馀品,求新换旧争栽培,

花信紧,二十四番愁。风雨五更头。侵阶苔藓宜罗袜,逗衣梅润试香篝。绿窗闲,人梦觉,鸟声幽。按银筝、学弄相思调。写幽情、恨杀知音少。向何处,说风流。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落花中,流水里,两悠悠。

一春底事多佳气,非雾非云。郁郁氲氲。端为君家诞阿兴。庆源衮衮由高密,福有多根。百子千孙。此是元侯嫡耳孙。

土床纸帐卧幽寂,枕上细听城上更。榾柮烧残地炉冷,喔咿声断天窗明。风霜欲透草茨屋,盐酪不下荠糁羹。犹恨扶犁老无力,向来枉是请躬耕。

棒打石人头,曝曝论实事。不用作禅会,不用作道会。

霜透青棱暖弗回,冰侵鹤骨瘦於梅。床头幸有溪藤制,唤起家僮亟展开。

飞腾仙驭自漳滨,去去西隅指灨津。夹道宾僚方一际,满城老稚便皆春。正心诚意平生学,爱物亲民此日仁。只恐贰藩车未暖,紫泥催促贰皇钧。

屣履行莎径,移床卧草亭。风声杂溪濑,雨气挟龙腥。烨烨空中电,昏昏云罅星。徂年又如许,吾鬓得长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