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梁寅的《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其十一)》
拼音和注音
yè sāng shù biān lǜ cǎo zuò , cì tóng huā xià bì cí bē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刺桐:1.树名。亦称海桐﹑山芙蓉。落叶乔木。花﹑叶可供观赏,枝干间有圆锥形棘刺,故名。原产印度﹑马来亚等地,我国广东一带亦多栽培。旧时多入诗。亦以指刺桐之花。2.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别称。
绿草: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梁寅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原诗
业桑树边绿草坐,刺桐花下碧瓷杯。
醉和农歌乐农暇,吴盐如雪点杨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