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辽鹤归来本姓丁,咿哑几见弄文绷。
人间过眼事如许,何用封侯羡戛羹。

作品评述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是宋代刘子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辽鹤归来本姓丁,
咿哑几见弄文绷。
人间过眼事如许,
何用封侯羡戛羹。

译文:
一只辽鹤飞回来,原本姓丁,
又咿呀叫了几声,引人注意。
人世间的事物如此转瞬即逝,
何必去羡慕成为封侯的荣耀。

诗意:
这首诗词以作者村居的现实情境为背景,通过描绘一只归来的辽鹤和人间瞬息即逝的事物,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诗人以辽鹤为比喻,暗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不以功成名就为追求,不为世俗的封侯荣耀所羡慕,而是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有着深刻的认识。

赏析:
这首诗词用简练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辽鹤作为诗中的象征物,代表了高雅和自然的品质,与作者平凡的村居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以几句简短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平淡而真实的生活场景,通过对人事无常的思考,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诗词以简练、含蓄的形式,凝练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人生观。通过对辽鹤、封侯等象征物的运用,诗人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巧妙地融入其中,呈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功名利禄的看透和超越,以及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词以简约的笔法和深入的意境,引发人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林深叶密绿阴繁,荷渐生芽蒲有根。心事嗟跎过岁月,故人落寞共乾坤。舟行蓴菜水云浦,路入杨梅烟雨村。何日扣门寻子去,一樽聊对话黄昏。

行李西来又欲东,无情云雨锁长空。窗前细嚼书中味,膝上虚传瑟外风。老去苦无佳客语,新来忽有赏心同。钱唐江上云霄路,相对无因话月篷。

哀忧向二年,朋戚谁与书。敢意大丞相,尺题传义庐。从来凤凰鸣,不厌寒竹疏。茂林多翔鸟,要路盛高车。穷巷一如此,江深无鲤鱼。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

御前传檄罢,歇马卸鞍鞯。日落双旌晚,云开万幕连。边声回朔吹,尘色蔽胡天。敌忾心犹切,长歌北伐篇。

诘旦重门闻警跸,传言太主奏山林。是日回舆罗万骑,此时欢喜赐千金。鹭羽凤箫参乐曲,荻园竹径接帷阴。手舞足蹈方无已,万年千岁奉薰琴。

一双芒鞋一橐诗,等闲西上欲何之。青原山下家虽远,黄鹤楼前笛未吹。秋壑最宜秋到后,月窗当趁月明时。问君如见调羹手,说寄梅花寄阿谁。

往别郇瑕地,于今四十年。来簪御府笔,故泊洞庭船。诗忆伤心处,春深把臂前。南瞻按百越,黄帽待君偏。

弃轮王位放痴獃,夜半逾城心未灰。冷坐六年无折合,有何面目出山水。

春风吹倒人,禅师出山来。相陪坐几月,口边生尘埃。夏风吹长树,禅师归山去。为嫌城里热,再三留不住。学诗无后先,到此如狂颠。有问是谁格,且疑三十年。

娶妇得公主,平地生公府。

花阴长日卧韩卢,闲看帘前燕引雏。听得当家宣画本,君王要按美人图。

晚步上阳堤,手携筇竹枝。静随芳草去,闲逐野云归。月出松梢处,风来苹末时。林间此光景,能有几人知。

表里山河季布州,我家兄弟忆同游。芸香寂寞空青冢,绛帐飘零欲白头。羁旅即今无好语,登临自古有高楼。颇闻酬唱西岩在,阙里诸孙添我愁。

公于率更,每秒吾家。是书之传,似耶非耶。书出于心,既劲且方。世多公书,行或未藏。易方而圆,飘飘若仙。楷以其人,行以其天。堂堂斯文,维轲与雄。我观二书,如或见公。

幽径朝披雪,寒村晚对晴。眼边多意属,诗里欠天成。一宦犹赊禄,多田肯借耕。邻家竞春务,客子动覉情。

久别偶相逢,俱疑是梦中。即今欢乐事,放醆又成空。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支筇步履踏莓苔,小院无人燕子来。最是东风难管领,梨花落尽杏花开。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