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无照西园

近地栖禅室,祗园草木薰。
鞋香花洞雨,衣润石阑云。
松吹和琴杂,茶烟到树分。
遥知道林辈,来此论玄文。

作品评述

诗词:《寄题无照西园》

近地栖禅室,
祗园草木薰。
鞋香花洞雨,
衣润石阑云。
松吹和琴杂,
茶烟到树分。
遥知道林辈,
来此论玄文。

中文译文:
靠近大地的禅修之所,
西园中花草散发着香气。
鞋香被雨洗净花香,
衣裳湿润如云躺在石阑上。
松风吹拂,与琴声交织,
茶烟飘溢,融入树间。
从远处便知晓这位林辈的消息,
他们来此讨论玄妙的文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禅修者远离尘嚣的场景,他在西园中栖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诗中运用了感官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鞋香被雨水冲洗的清新、衣裳湿润如云的凉爽,以及松风、琴声和茶烟的交织之美。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修者追求宁静与自然的心境,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玄妙文论的追求和探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在西园中的生活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禅修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禅修者通过修行,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诗中的鞋香、花香、湿润的衣裳以及飘溢的茶烟,都是禅修者感悟生活和自然之美的象征。松风与琴声的交织,更加强调了禅修者与自然之间的无缝连接。这首诗表达了禅修者对于玄妙文论的追求,显示了他们在这个美丽的西园中讨论和研究深奥的哲学思考。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传递出宁静、舒适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于禅修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给人以美的享受,让读者沉浸在宁静和自然的境界之中。

诗词推荐

松风碎助潮声急,竹露零添涧水流。

圣谟洋洋,网纪四方。孙我髦士,观国之光。遐不作人,而邦其昌。以燕天子,万寿无疆。

申白苛留。绮园浪出,老不知羞。输与先生,一枝鹤膝,一领羊裘。便教赐履营丘。争似把、渔竿到头。冷落_溪,张皇牧野,著甚来由。

因逢日者教重应,忍被云僧劝却归。

谁艰留得年华住。韶华今在何处。万林飞尽,但惊天篆,半空无数。望消息、霜催雁过,佳人愁起云垂暮。就绣幕、红炉去。金鸭时飘异香,柳腰人舞。休道行且分飞,共乐还一岁,见景长是欢聚。大来芳意,既与名园,是花为主。翠娥说、尊前笑语。来年管取人如故。向寂寞,中先喜,俄

难把菱花照素颜,试临春水插花看。木兰船上游春子,笑指荆钗下远滩。

画桡艇子短驴秋,野店山邮每小留。瓜蔓水生初抹岸,梅黄雨细欲遮楼。辽东邂逅从归鹤,海上逢迎得狎鸥。岂是人间偏好异,暮年难复作沉浮。

绿竹移阴抹画墙,倚栏红药殿春光。风开帘幕催香篆,坐听莺声春昼长。

亭榭跨池塘,泓澄入座凉。扶疏皆竹柏,冷淡似潇湘。萍嫩铺波面,苔深锁岸傍。朝回游不厌,僧到赏难忘。最称收残雨,偏宜带夕阳。吟堪期谢脁,醉好命嵇康。奢侈心难及,清虚趣最长。月明垂钓兴,何必忆沧浪。

双颊凝酥发抹漆,眼光入帘珠的皪。故将白练作仙衣,不许红膏污天质。吴音娇软带儿痴,无限闲愁总未知。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

道源冷然白,疏通无一尘。中扃泬寥生,太古以上人。斋居不三月,水镜冰壶身。日观红未升,绿琐先知晨。逍遥且齐物,静与鸿蒙亲。如求漆园吏,先与卜西邻。

好山幸自绿崭崭,须把轻云护浅岚。天女似怜山骨瘦,为缝雾縠作春衫。

此别未知长与短,一春风雨助凄然。欲随流水入城去,更系扁舟话柳边。芒草斜阳新住蝶,落花飞絮乱啼鹃。雁苍山好须回首,便邮秋风在眼前。

野鹤清高六翮轻,孤云万里去冥冥。汉科合应茂才选,唐士曾书遗教经。好趁江南诸老在,尽看蓟北众山青。锦衣归日春风满,期醉沙堤双玉瓶。

高亭暑夜景相和,凉月絺衣挂薜萝。杨柳风轻湖面阔,不知何处藕花多。

星霜几朝寺,香火静居人。黄叶不经意,青山无事身。抛生台上日,结座履中尘。自说一时课,别来诗更新。

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洲一带黄。莫把江山夸北客,冷云寒水更荒凉。

迟迟傍晓阴,昨夜色犹深。毕竟终须落,堪悲古与今。明年何处见,尽日此时心。蜂蝶无情极,残香更不寻。

菽粟瓶罂贮满家,天教将醉作生涯。不知新滴堪篘未?细捣枨虀买鱠鱼,

扁舟傍归路,日暮潇湘深。湘水清见底,楚云淡无心。片帆落桂渚,独夜依枫林。枫林月出猿声苦,桂渚天寒桂花吐。此中无处不堪愁,江客相看泪如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