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霄亭和韵

新亭崛起最高峰,无数遥岑翠扫空。
恐有谢公留屐齿,为闻摩诘画屏风。
倚江杨柳自高下,照水杏花能白红。
正欠渭川千亩竹,清阴分借赖邻翁。

作品评述

《三霄亭和韵》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新亭崛起最高峰,
无数遥岑翠扫空。
恐有谢公留屐齿,
为闻摩诘画屏风。
倚江杨柳自高下,
照水杏花能白红。
正欠渭川千亩竹,
清阴分借赖邻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新亭崛起的景象,这座亭子高耸入云,俯瞰周围的山峦,山峦连绵不绝,苍翠一片。诗人担心这里可能有谢公(指谢安)留下的屐齿,正为了听到谢公的文辞和摩诘(指法律诘问)时的声音而观赏画屏风。诗人倚着江边的杨柳,仰望着高低起伏的江面,映照在水中的杏花呈现出纯白和鲜艳的红色。诗人感到遗憾的是这里缺少像渭川一样千亩竹林,但是他可以在邻翁的庇荫下感受到清凉宜人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亭子、山峦、杨柳、江水和杏花等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情感表达。诗人以新亭的崛起为起点,表达了对山峦的敬畏之情,山峦连绵不绝,翠绿一片,给人以壮丽的视觉感受。诗人提到谢公留下的屐齿,表达了对历史名人的敬仰之情,希望能够借助画屏风来感受谢公的声音和智慧。接下来,诗人以倚江杨柳为切入点,描绘了江水和杏花的美景,江水波光粼粼,杏花白红交织,给人以柔美的感觉。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渭川千亩竹林的向往,虽然现实中缺少,但他可以在邻翁的庇荫下感受到清凉宜人的氛围,展现了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历史文化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环境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减瘦经多难,忧伤集晚年。吟高风过树,坐久夜凉天。旅退惭随众,孤飞怯向前。钓朋蓑叟在,药术衲僧传。鬓秃趋荣路,肠焦鄙盗泉。品徒诚有隔,推唱意何坚。寒地殊知感,秋灯耿不眠。从来甘默尔,自此倍怡然。兰为官须握,蒲因学更编。预愁摇落后,子美笑无毡。

夙昔皆黄绶,差池复琐闱。上田无晚熟,逸翮果先飞。前路舟休系,故山云不归。王程倘未复,莫遣鲤书稀。

眉为占愁多,镇日长长敛。试问心中有底愁,泪早千千点。莫唱短因缘,缘短犹伤感。谁信萧郎是路人,常有深深念。

才高明主睠方深,属郡闻风自革心。闾里不须多按治,山川从此数登临。茅檐坐隔云千里,柏垄初抽翠一寻。东望泫然知有寄,但疑公岂久分襟。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让仆时。止会摇头道又错,奈何转脚复为非。比图为家效功力,更却与物生瑕疵。失在知人不无过,尧夫非是爱吟诗。

寂寂重扉掩,悠悠倦客情。江深当五月,阁迥接层城。细雨莺声润,微风水气清。科头坐长日,讵羡世间名。

陌上凉风槐叶凋,夕阳秋露湿寒条。登楼望月楚山上,月到楼南山独遥。心送秦人趋凤阙,月随阳雁极烟霄。轩车不重无名客,此地谁能访寂寥。

海上石桥馀折栋,大舶记君过铁瓮。东行万里若乘空,老蜃辰鲸应入鞚。波摇风卷卧不起,免教髀肉鞍磨痛。归来过我话艰苦,惊汗津津尚流汞。海涯风物旧图,错落天吴兼紫凤。至今想象隔人世,往往风涛吹昼梦。长沙欲往压飞楫,幸有千兵作迎送。文章清逸世少比,科第峥嵘声自重。远

偶来无一关,何必化身上。下视胶扰中,脱去如覆掌。我生本山人,说山非妄想。赋诗亦漫兴,不要世称赏。与君志同趣,匪但居同壤。惟惭学不进,莫称年事长。今人岂无贤,敢谓吾安仰。不尔简与编,言行富前往。相期山中读,勿待秋风响。而我累饥驱,畏途方莽莽。

五湖西岸孤绝处,旃檀大士来同住。性空真水遍清凉,随绿出现无方所。蒙泉新洁监泉明,瀹茗羹藜甘似乳。何须苦问莲开未,桂子菖花了今古。三翁采笔照青霞,从此他山都不数。我今闲行作闲客,暂借云窗解包具。魂清骨冷不成眠,彻晓跏趺听粥鼓。脚力有余西坞尽,明日湾头更鸣橹。

进学在致知,涵养须用敬。廓然而大公,物来则顺应。

人皆种花我种柏,为此劲性寒不易。三春虽怜少姿媚,岁暮方看霭颜色。南堂之南可数到,列树六本翠磔磔。安得驿使向姑苏,持以赠君比明德。

粤岭风俗殊,有疾时勿药。束带趋房祀,用史巫纷若。弦歌荐茧栗,奴至洽觞酌。呻吟殊未已,更把鸡骨灼。

东风淡荡木兰舟,花月春江几度游。望处只疑为隔岸,到时谁识是中流。燃灯照海非牛渚,列炬薰天学蜃楼。车辖不投宾亦住,绿樽红袖醉箜篌。

先生曾有洞天期,犹傍天坛摘紫芝。处世自能心混沌,全真谁见德支离。玉霄尘闭人长在,全鼎功成俗未知。他日飙轮谒茅许,愿同鸡犬去相随。

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缑山之鹤,华顶之云。高人画中,令色絪缊。御风蓬叶,泛彼无垠。如不可执,如将有闻。识者已领,期之愈分。

依稀九日明朝是,三径情知不到家。随分秋光关节物,桐川道上看黄花。

永州澹岩天下稀,山灵妙斲涪翁知。蹲猊翔凤献颖异,中有仙佛来娱嬉。我生骨相□冰雪,心境相□生怿悦。缘轻自笑来已迟,犹见岩前古时月。

阴阴弥宇宙,黯黯一天同。初讶银为界,无非玉散空。夜迷连皎月,晓舞助严风。真宰恁谁问,年来物未丰。

恋亲时见在人群,多在东山就白云。独坐焚香诵经处,深山古寺雪纷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