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一方为虎遁,招安反贼讨交关,将帅总平安。

出自唐代易静的《兵要望江南(其十三)太乙式第二十七》

出自唐易静的《兵要望江南(其十三)太乙式第二十七》

拼音和注音

cǐ chù yī fāng wèi hǔ dùn , zhāo ān fǎn zéi tǎo jiāo guān , jiàng shuài zǒng píng 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平安:(形)平稳安全,没有事故和危险。[近]安全。[反]危险。

一方:1.一边。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郑玄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司马贞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宋范成大《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2.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郑玄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不是在一方;似观音在南海,普贤在峨眉,文殊在五台。”清顾炎武《与人书》之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3.一个方面;一带地方。《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齐有天下日浅,恩洽未布,一方或饥,当加优养。”宋欧阳修《乞奖用孙沔札子》:“其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著於一方,至今边人思之。”《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所以一方惧怕,每年用重价购求一人,赤身绑缚,送到庙中。”陈沂《奔袭刘黑七》:“我这下子活捉了他,不仅为我们这一方的老乡们除了害,我还可以立一个特等功。”4.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周礼·考工记·鲍人》:“信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缓、一方急,则及其用也,必自其急者先裂。”《晋书·刑法志》:“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奥,不可以一体守也。”宋曾巩《请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札子》:“况於时异事殊,而可以胶於一方之説,泥於一偏之跡哉?”5.一种;一类。《慎子·民杂》:“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淮南子·精神训》:“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高诱注:“方,类也。”《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居接士之馆。”6.犹言一种方法。《吕氏春秋·君守》:“今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国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车也。”高诱注:“方,道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虽非胎息之迈术,斯亦卫气之一方也。”7.一种配方或药方。《南齐书·虞悰传》:“悰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上就悰求诸饮食方,悰秘不肯出。上醉后,体不快,悰乃献醒酒鯖鮓一方而已。”《西游记》第七九回:“朕得一疾,缠绵日久不愈。幸国丈赐得一方,药饵俱已完备,只少一味引子。”8.指东西南北四方之一。唐李贺《北中寒》诗:“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9.数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唐曹松《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絶纤尘。”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壶酒,买一方肉。”元曾瑞《留鞋记》第四折:“将绣花鞋一隻、香罗帕一方,揣在小生怀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湘事记·军事篇二》:“其时都督印信未刊,随取草纸一方,上书都督焦临时命令,委任某为标统,某为营官,下盖四正小印。”臧克家《罪恶的黑手》诗二:“有的把巧思运入一方石条的花纹,有的持一块木片仔细地端详。”10.数量词。用于田地、土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种榆法:於其地畔种者,致雀损穀;既非丛林,率多曲戾;不如割地一方种之。”唐王建《上田僕射》诗:“一方新地隔河烟,曾接诸生听管絃。”宋张载《经学理窟·周礼》:“井田亦无他术,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画定,使人受一方,则自是均。”11.数量词。指一个方形,犹言一片。唐李端《送从叔赴洪州》诗:“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唐刘禹锡《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12.宋代《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见《宋史·食货志上二》及《文献通考·田赋四》。13.一面。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鲁迅《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至于诸君,是与旧的不同,是二十世纪初叶青年,如在劳动大学一方读书,一方做工,这是新的境遇。”14.指事务上相对的两个方面之一。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四讲:“在战争的两方面,一方叫做协商国,一方叫做同盟国。”15.一万的隐语。详“一干一方”。

此处:谓这里不可居留,自会有可居留的地方。

交关:(动)相关联:性命~。

招安:1.招降安抚。2.收买。

将帅:将领。统帅军队的司令官。

反贼:造反的人。

易静

不详


原诗

生门下,辛仪艮位安。

此处一方为虎遁,招安反贼讨交关,将帅总平安。

诗词推荐

何事能销旅馆愁,红笺开处见银钩。蓬山雨洒千峰小,嶰谷风吹万叶秋。字字朝看轻碧玉,篇篇夜诵在衾裯.欲将香匣收藏却,且惜时吟在手头。

文昌新入有光辉,紫界宫墙白粉闱。晓日鸡人传漏箭,春风侍女护朝衣。雪飘歌句高难和,鹤拂烟霄老惯飞。官职声名俱入手,近来诗客似君稀。

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瓠犀发皓齿,双蛾嚬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常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子夫前入侍,飞燕复当时。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违。幽阁禽雀噪,闲阶草露滋。流景一何速,年华

云中峰午午,潭上树亭亭。久作大梁客,贫留小阮醒。滩愁江舸涩,祠信楚巫灵。日暮渡头立,山歌不可听。

老去风光不属身,黄金莫惜买青春。白头纵作花园主,醉折花枝是别人。

悠悠循涧行,磊磊据石坐。林垂短长云,山缀丹碧颗。蓼花最无数,照水娇婀娜。何知是节序,风日自清妥。群童竞时新,万果间蔬蓏.欣然为之醉,乌帽危不堕。此日山中怀,孟公不如我。

百代公师墓,千年妙应林。香随清昼永,山泣晚秋深。列桂团风露,高松耐古今。过墙深夜月,触目倍伤心。

疑是飞来天柱峰,一尖秀出白云中。料应宰相书成后,留得残毫倚半空。

那得茆斋一饷闲。地炉敲火试龙团。头从白后弹冠懒,脚自顽来应俗难。尘世窄,酒杯宽。百年转首一槐安。是非藏谷何时了,隐几西窗月色

倚竹佳人生意愁,那知情伴夜蝉幽。一山风月龙吟罢,声入江云嫋嫋秋。

气形与理一齐生,诚妄相须两并行。须是本心无走失,所存熟后自能诚。

貂裘尘土忆东周,瓜陇风霜隐故侯。嬾似老鸡频失旦,衰如蠹叶早知秋。壶觞非复平生友,岁月空添客子愁。病起笔端犹健在,未妨挥洒赋登楼。

古镇易为客,了身一篮舆。贪游八关寺,忘却子公书。青青天气肃,澹澹春意初。东风经古池,满面生纡余。卯申缚壮士,人世信少娱。时来照兹水,点检鬓与须。日暮登古原,微白见远墟。念我遂初赋,徘徊月生裾。悠悠不同抱,悄悄就归途。

早年丧乱曾尝过,复壁为佣。城旦为舂,儿女宵啼贼火红。回头三十年前事,笺恳天公。衰鬓如蓬,莫遣咸阳又举烽。

玉帐分兵赋采薇,梅花吹雪上戎衣。将军意气中江楫,丞相功名采石矶。

百川各分流,至海皆同源。傥于中道画,潢污无本根。子今始滥觞,如河发崑崙。勿作涧溪止,当规溟海尊。谁谓水至弱,盖有刚者存。批岩仍抉石,万里争东奔。朝来示我书,此意固已原。可鄙枨也欲,奚为丘之门。愿子更践履,岂云但知言。

君居压城根,厥产地宜荠。呼儿乘昼暄,培壤露寒翠。撷之登盘蔬,蔼蔚见春意。方其下筯时,绝甘遽吾遗。物虽美芹微,意重生刍比,苟为势利心,千金何足贵。

烟淡黄昏,小移疏影横斜去。暗香微度。点缀梢头雨。玉管休吹,更要留春住。人何处。对花无语。望断江南路。

祖孙接武禊堂前,风物重新六十年。无恙钧衡旧棠荫,有光台斗继蒲鞭。手提西郭三山月,下照南湖万顷天。不要外人来作记,当家自有笔如椽。

但见篮舆出,安知酒榼空。老僧翻折本,收不得陶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