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费检正三首

忆作荆州客,多惭鲍叔知。
苍黄悬榻地,恸绝盖棺时。
映睫余残泪,新肤有近期。
空山那得去,倚杖鬓如丝。

作品评述

《挽费检正三首》是宋代李流谦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抒发对逝去的友人费检正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伤与痛苦。

诗词描绘了诗人在荆州作客时与费检正相交的情景。诗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到自愧不如费检正的才识和品德。诗中提到了苍黄悬榻地,指的是费检正去世后留下的丧床,以及诗人在费检正盖棺时的悲痛。诗人的睫毛上还残留着泪水,而他的肌肤却有了新的生机,这表明他经历了丧亲之痛后,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最后两句诗写诗人在思念费检正的同时,却无法再去那空山中与他相会。诗人倚着拐杖,已经年老,白发如丝,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无奈和悲叹之情。

这首诗词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失落,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词通过对细微之处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境遇,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作者介绍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水恶,头如镰杓尾如凿,河里搦鱼无僻错。(嘲水恶鸟)骆驼,项曲绿蹄,被他负物多。(嘲骆驼)

玉婵娟。甚春余雪尽,犹未跨青鸾。疏萼无香,柔条独秀,应恨流落人间。记曾照、黄昏淡月,渐瘦影、移上小栏干。一点清魂,半枝空色,芳意班班。重省嫩寒清晓,过断桥流水,问信孤山。冰粟微销,尘衣不浣,相见还误轻攀。未须讶、东南倦客,掩铅泪、看了又重看。故国吴天树老,

劳思空积岁,偶会更无由。以分难相舍,将行且暂留。路岐何处极,江峡半猿愁。到此分南北,离怀岂易收。

今夕复何夕,素月流清辉,徘徊入我堂,化作白玉墀。栖鸟满高树,空庭结烟霏。可怜如许景,早眠人不知。我幸与周旋,一醉那得辞。整我接篱巾,斟我翡翠卮。清愁不可耐,三嗅梅花枝。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有客持柯石门道,避人避世白云边。相逢惊喜还相问,应说经今八百年。

潇潇雨作对休声,小语灯前睡不成。诗礼一庭真自乐,江山千里若为情。远来正觉亲颜喜,别去其如心事惊。孟氏小园能辨否,径须归共白鸥盟。

风勒归云带雨回,不容老子小徘徊。拨忙也到池亭上,昨日卷荷今尽开。

平世功名输阿童,束书洗剑栖渔篷。晚交东武百里长,想见桐庐三拜风。白雪兴阑吟社远,绿槐阴合讼庭空。它年朱绂指东道,试访钓鳌浮玉翁。

寂寂罢将迎,门无车马声。横琴答山水,披卷阅公卿。忽闻岁云晏,倚仗出檐楹。寒辞杨柳陌,春满凤凰城。梅花扶院吐,兰叶绕阶生。览镜改容色,藏书留姓名。时来不假问,生死任交情。

岁事有丰歉,官税无减除。谁知山中田,沙土多蒿蒌。秋来倘有成,犹恐才半租。或其水旱至,不足偿耰锄。叹息家百亩,无复三代初。妻儿忽相问,明朝饮何如。

内家传奏走金貂,不待君王退早朝。亲见云开天一笑,袖将犀果赐臣僚。

大抵花颜最怕秋,南家歌歇北家愁。从来几许如君貌,不肯如君坠玉楼。

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别开阊阖壶天外,特起蓬莱陆海中。尽取繁华供侠少,只分牢落与衰翁。不知太乙游何处,定把青藜独照公。

一丛奇石古苔龛。一半浸*蓝。有几许烟岚。怕鱼鸟惊人笑谈。幽幽尺宅,萧萧环堵,佳处要人参。休看是江南。似钴*潭西小潭。

绿叶青青带紫光,拈来笑处没遮藏。密圆应具楞严偈,非木非空出妙香。

水月观音水月明,只将慈眼视众生。众生无量悲无量,应感如传空谷声。

连昌宫废昌河在,事去时移语浪传。下有荒祠难问处,古槐枝秃竹参天。

真宰调神化,幽灵应不言。朝云九渊闇,暮霰六花繁。朔吹萦归旆,宾裾载後轩。睢园有客赋,郢曲几人翻。槐座方虚位,锋车伫改辕。愿移盈尺瑞,为雨遍群元。

日高过竹湖水光,风长入座荷花香。交红映绿满渠下,各有意态随低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