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封洪辩用明察院韵

绣衣御史有前闻,衲子禅师亦好文。
出禀圣谟苏瘵俗,坐持诗律战魔军。
访寻水石閒招隐,际会风云偶策勋。
喧寂两忘归一致,此心何处不超群。

作品评述

《和上封洪辩用明察院韵》是宋代胡寅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绣衣御史有前闻,
衲子禅师亦好文。
出禀圣谟苏瘵俗,
坐持诗律战魔军。
访寻水石閒招隐,
际会风云偶策勋。
喧寂两忘归一致,
此心何处不超群。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胡寅对于文学和道德的关注,以及他对于超越尘世凡俗的追求。诗人通过描写绣衣御史和衲子禅师,以及他们在文学和修行上的努力,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和修身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绣衣御史和衲子禅师的对比描写,展现了两种不同的追求方式。绣衣御史代表了世俗的权力和荣耀,而衲子禅师则代表了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诗人以他们为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和道德的关切。

诗中提到的“出禀圣谟苏瘵俗,坐持诗律战魔军”,表达了诗人在写作中秉持着圣贤的教诲和文学规律,以此来对抗世俗的浮躁和迷惑。

诗人还通过“访寻水石閒招隐,际会风云偶策勋”的描写,展现了他追求自我超越和内心平静的努力。他寻找着宁静的山水和隐逸的境地,偶尔在风云之间得以施展才华和获得荣誉。诗人在繁嚣喧闹中寻求寂静,在浮华纷扰中追求纯粹,他将内心的宁静与外部的喧嚣相辨别,最终达到了内外一体的境界。

最后两句“喧寂两忘归一致,此心何处不超群”,表达了诗人在追求文学和道德的过程中,将繁杂的世俗与宁静的心境融为一体,心灵超越尘嚣,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对绣衣御史和衲子禅师的对比,以及对于文学和道德追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展示了他对于文学和修身的重视,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两鬓西风客帽斜,晚云横岭月笼沙。桑畴屈曲人踪绝,萤火飞来照稻花。

闽山之杭杭兮水堋堋,吞荒抱大兮香叠层。腾气清浑兮朝昏,神生其中兮宅幽凝。居如山兮惠如水,处端卓兮赴下而忘鄙。集人之祈兮从人之所市,攀清明兮叩仿佛。我民清兮期吉日,愿听诚兮陈所当。侯临我兮恩如光,照导兮天覆。惠流吾兮乐且康,恭闻侯兮饮食失常。民萦忧兮心苦疮,

数家茅屋枕鱼矶,岁岁生涯在渺瀰。鸡犬怪人奔竹径,儿孙逢客倚柴篱。壁悬簑笠残烟雨,门对溪山阅盛衰。一曲新歌一船月,夜深来往碧涟漪。

皈近溪桥东复东,蓼花迎路舞西风。草深一鸟忽飞起,侬不觉他他觉侬。

一念全超旷劫初,玉人端坐白牛车。往来历尽傍参妙,回首途中物物渠。

石扉深锁一龛云,未必人间只履存。持钵欲寻刘道者,镆铘不住刻舟痕。

江山岂不好,独游情易阑。但有相携人,何必素所欢。我欲访甘露,当途无闲官。二子旧不识,欣然肯联鞍。古郡山为城,层梯转朱栏。楼台断崖上,地窄天水宽。一览吞数州,山长江漫漫。却望大明寺,惟见烟中竿。很石卧庭下,穹窿如伏羱。缅怀卧龙公,挟策事琱钻。一谈收猘子,再说

醉里江南路。问梅花、经年冷落,几番烟雨。玉骨冰肌终是别,犹带孤山瑞露。想蕴藉、和羹风度。万紫千红嫌妒早,羡仙标、岂比人间侣。聊玩弄,六花舞。云寒木落山城暮。忽飘来、暗香万斛,春浮江浦。茅舍竹篱词客老,拟傍东风千树。看好月、亭亭当午。流水村中清浅处,称横斜疏

疏枝坚瘦骨为皮,忽迸红英簇紫蕤。娇女乍看齿生液,分明茜糁缀饧枝。

吾闻县官渔海鱼不出,捐以予民鱼乃复。天之生物岂无意,殆欲怜贫补不足。吾家元无二顷田,卒岁何人分半菽。小园自幸有馀地,背负经书力锄斸。年来种植类橐驼,随手高低便新绿。魁然反芋塞区肥,无数桃梅压枝熟。既收弄暖开须麦,又摘多穰过拳粟。虽无蓄积累瓶盎,采摄犹能饫肠

务闲留上客,佳节值重阳。旨酒浮仙菊,清歌绕画梁。高城明落日,疏树觉微霜。且尽登临兴,馀欢尚未忘。

榻前一疏犯龙颜,身在危难进退间。自是直言难见售,却於大义颇相关。孤忠力为朝廷计,众望公归台省班。毕竟名高人所忌,且移别眼看青山。

荔子如丹橄榄青,红蕉叶落古榕清。温汤浴罢晚风快,老酒倾盆醉月明。

平生金石友,沦落向辰州。已是二年客,那堪终日愁。尺书浑不寄,两鬓计应秋。今夜相思月,情人南海头。

百战孤城血未干,故人书札报平安。秋风代马思燕草,夜月湘歌怨澧兰。万里江湖仍旅食,百年天地自儒冠。山阴更有诛茅地,仗剑休辞行路难。

伐蒲君父命,校者是吾雠。披直寺人耳,钥麑信有谋。

白水莲天九泽浑,平田五月献龟纹。北人未识黄梅雨,千里争占赤土云。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

清世诗声出,谁人得似君。命通须有日,天未丧斯文。楚木寒连寺,修江碧入云。相思喜相见,庭叶正纷纷。

觅宿村溪远,逢人面目生。习移多佩犊,气怒斗呼鹰。天阔秋阴重,风高夜柝惊。迟明怀宿饱,股栗履春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