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君会感思

满眼山川感旧游,依然野水自横舟。
一樽长照古今月,两鬓不禁天地秋。
有屋有田清颍尾,自蒲自柳曲江头。
虚名不落人间世,一迳松风稳跨牛。

作品评述

《次韵君会感思》是宋代诗人于石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重游故地的情景和他对自然、人生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眼山川感旧游,
眼前尽是熟悉的山川,唤起了作者对往昔游历的回忆,

依然野水自横舟。
野外的水流依然自由地横流,引发了作者对自然的赞叹。

一樽长照古今月,
与友人举杯畅饮,月光照耀下,感慨古往今来,

两鬓不禁天地秋。
岁月流转,两鬓已然花白,不禁感叹天地的变迁和人生的短暂。

有屋有田清颍尾,
拥有自己的房屋和田地,位于清澈的颍水尾巴,

自蒲自柳曲江头。
自由自在地种植蒲草和柳树,位于曲江的河头。

虚名不落人间世,
虚假的名利并不能影响作者的心境,

一迳松风稳跨牛。
在松树林的小路上,随着松风的吹拂,稳定地骑着牛前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虚名利益的超脱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通过描绘山川、水流、月光、白发、田地、柳树等元素,诗人将自己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展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入感悟。诗歌的语言简练、意象丰富,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回味之感。

作者介绍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朔风狂惊岷峨流,帝敕云螭藩四州。颔珠千载化老寋,一变为回鐍川键。蚕丛簸弄几为翻,欲卷全蜀沦腥膻。瞿塘下连沧海脉,愁积溟涨牵鳌极。臣冰呼天下闻,快斥金翅清江氛。连环不争万古铁,阳侯依旧千江月。紫庭登奏尤其元,西州之功不补愆。清源血食天地久,其於冰兮亦何有。

于门为国产英贤,淮海锺灵五百年。松竹千寻森气节,江湖万顷渺情田。白头未握封侯印,皂盖犹分刺史天。俗变农桑皆犊佩,家传恺悌只蒲鞭。敛容不动吏曹畏,清坐无言上意宣。田野欢声丰岁里,西山爽气寿杯前。篱边陶菊千苞折,阶下尧蓂一叶鲜。香火祝公三入后,却来平地作飞仙。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牛头向北,马头向南。身心安居,平等性智。北负须弥,无息肩地。释迦老子,不善用心,掘窖埋人,无一个出头得,只得短气。瑞岩一众,善恶不思,机智俱泯。青松白石,饱饭憨眠。成龙升天,成蛇窜草,一丝毫羁绊他不得。凤雏自有冲霄志,肯学鹪鹩恋一枝。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两朝多侍从,四海一端明。与上开皇极,于今享太平。芝兰盈砌茁,鸿雁刺天鸣。父子同休少,公家更弟兄。

溪石茸茸出,水泉滃滃悬。衔杯仙洞顶,挂席客星边。古岸鱼为市,穷乡茧当田。生涯著处有,奔走愧华巅。

一病经四年,亲朋书信断。穷通合易交,自笑知何晚。元君在荆楚,去日唯云远。彼独是何人,心如石不转。忧我贫病身,书来唯劝勉。上言少愁苦,下道加餐饭。怜君为谪吏,穷薄家贫褊。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缱绻。念我口中食,分君身上暖。不因身病久,不因

朝涉伊水门,伊水入门流。惬心乃成兴,澹然泛孤舟。霏微傍青霭,容与随白鸥。竹阴交前浦,柳花媚中洲。日落阴云生,弥觉兹路幽。聊以恣所适,此外知何求。

洒落南宗子,游方迹似云。青山寻处处,赤叶路纷纷。虎共松岩宿,猿和石溜闻。何峰一回首,忆我在人群。

烧色回青,冰痕绽白,娇云先酿酥雨。纵寒不压葭尘,应时已鞭黛土。东君入夜,怕预恼、诗边心绪。意转新,无奈吟魂,醉里已题春句。香梦醒、几花暗吐。绿睡起,几丝偷舞。酒醅清惜重斟,菜甲嫩怜细缕。玉纤彩胜,愿岁岁、春风相遇。要等得、明日新晴,第一待寻芳去。

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况当营都邑,杞梓用不疑。张侯嵩高来,面有熊豹姿。开口论利害,剑锋白差差。恨无一尺捶,为国苔羌夷。诣阙三上书,臣非黄冠师。臣有胆与气,不忍死茅茨。又不媚笑语,不能伴儿嬉。乃著道士服,众人莫臣知。臣有平贼策,狂童不难治。其言简且要,陛下

千年田,八百主,郎当屋舍没人修,不风流处也风流。

少年便识成都尹,中岁仍务幕下宾。待我江西徐孺子,一生知己有斯人。

相逢僧话了幽寻,不负沧浪一访临。对菊莫谈当世事,口茶犹识古人心。白云共住山前后,黄叶自知秋浅深。龙卧苍髯曾有约,雁回分月供丛林。

楚国富山水,衡湘千里余。人皆思太傅,我独念三闾。贫贱真劳矣,功名果命欤。官閒道林寺,洗眼卧看书。

瑞雪祥云见盛时,功轻苦雨谩霏霏。坠来虽作天花瘦,消去偏滋垅麦肥。太守登楼飘绣袂,幽人出户混麻衣。邻封愿得还如此,免说秦饥与晋饥。

自怜春日客长沙,江上无人转忆家。光景却添乡思苦,檐前数片落梅花。三湘漂寓若流萍,万里湘乡隔洞庭。羁客春来心欲碎,东风莫遣柳条青。

湖边不见碾香车,断珥遗钿满路涂。门迳风轻飞野马,亭台火尽及池鱼。海棠花下生青杞,石竹丛边出紫苏。却忆相公游赏日,三千卫士立阶除。

江南春早,尚余寒门巷,杨花飘逐。一色初梅开尽也,不数芳园红绿。珍重骚人,幽怀分寄,高韵歌黄竹。六花羞避,满笺凌乱琼玉。应念有客长安,履穿东郭,无与怜穷独。鼓棹前溪非兴尽,寒怯水栖岩宿。咫尺君家,瑶田无径,冰柱排银屋。瓮头春到,唤回晚梦清熟。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