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董以宁的《苏幕遮.帐畔听流苏响声》
拼音和注音
zhěn shān hú , chuáng dài mà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珊瑚:珊瑚虫在暖海中结合营生,其所分泌的石灰质骨骼,即为珊瑚。形状分歧如树枝,故俗称为「珊瑚树」。色彩鲜艳美观,有白色、红色、桃红色及黑色等,质地略硬,可制成项链、胸针、领带夹等饰品。
玳瑁:属爬行纲,海龟科的海洋动物
董以宁
董以宁(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原诗
枕珊瑚,床玳瑁。悬蛤初收,帐底容难照。
忘却流苏能转掉。漫揭轻罗,傍动银钩了。
响原轻,声渐俏。睡熟鹦哥,定不惊他觉。
和月和云和被抱。一夜春风,散尽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