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苏先生挽词

侍从推词伯,君王问子虚。
早通金匮学,晚就曲台书。
露泣时难驻,琴亡韵亦疏。
臧孙知有后,里閈待高车。

作品评述

《老苏先生挽词》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概。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老苏先生挽词》中文译文:

侍从推词伯,
君王问子虚。
早通金匮学,
晚就曲台书。
露泣时难驻,
琴亡韵亦疏。
臧孙知有后,
里閈待高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为了挽悼苏轼(字子瞻)而写的,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和画家,被称为苏东坡。诗词以苏轼的朋友赵概的口吻表达了对苏轼的怀念之情。

首节描述了伴随苏轼的侍从,推词伯(即推词官)接受君王的询问,向君王传达与苏轼相关的消息。这表明苏轼在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第二节提到苏轼早年就通晓了《金匮要略》,这是一本关于医学和养生的古籍。而晚年则致力于书法和文学创作,多在曲台(指湖边的亭台)上书写文字。这表明苏轼一生都在追求学问和艺术的卓越。

第三节中的“露泣时难驻”暗喻苏轼的才华和人生短暂,就像露水一样不可捉摸。苏轼被称为文学史上的“文豪”,但他的人生充满了坎坷和忧伤。而“琴亡韵亦疏”则表达了苏轼晚年文学创作的减退,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苏轼离世后,文学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词人,韵脚也变得稀薄。

最后两句“臧孙知有后,里閈待高车”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传世之功和后人的期望。臧孙指苏轼的子孙后代,他们将继承苏轼的文化遗产。里閈指苏轼的故居,高车则象征着高官厚禄。这里可以理解为苏轼的家族继承了他的文化传统,而故居也成为了后来者渴望的目标。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赞颂苏轼的才华和贡献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呈现了苏轼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和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诗词推荐

买臣四十八,犹苦行负薪。我免以樵给,贫居年与均。道上不讴歌,妻亦无恚嗔。三者固异彼,异同双朱轮。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芳园十亩面东开,春色知从此地来。门外风光浑未觉,堂前早已发桃梅。

剧县息劳人,新班立紫宸。种花收薄效,焚草企先臣。漏欲天同补,膏怜土渐春。淮西蚕麦候,缓税乞皇仁。

苦海奔波,荆山劳役,欲救宝璧嘉祥。周而复始,瞥地悟真常。两凑玄关运度,升灵曜、飞出扶桑。回光看,璇玑万象,一一现明堂。人还穷此理,尘缘悉屏,世梦都忘。觉身心和畅,无限清凉。万化收归鼎内,红光迸、丹熟馨香。吞服了,还童返老,出自满庭芳。

善者未必善,恶者未必恶。彼此不忘怀,如何睡得著。恶者难为善,善者难为恶。老虎既忘机,如何睡不著。

扶筇西去谩寻春,独学无人沐且熏。便欲问津从桀溺,当时折槛愧朱云。阴霾满目凭谁扫,芳草莲空未易耘。家学定须兴尚父,威声一振九夷闻。

西风入户起长嗟,岁岁重阳不在家。不许光鸿常举案,何须悬帨向黄花。

黄莺慢转引秋蝉,冲断行云直入天。一曲梁州听初了,为君别唱想夫怜。

一声鸣?一作鸿?雁破江云,万叶梧桐卷露银。我自飘零是羁旅,更堪秋晚送行人。

尔到江陵府,何时到峡州。乱难生有别,聚集病应瘳。飒飒开啼眼,朝朝上水楼。老身须付托,白骨更何忧。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不惯山中夜月寒,满窗树影藓花乾。移床近壁不敢卧,恐是龙蛇之屈蟠。

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回看故宫柳,憔悴不成行。

飞红欲带春风去。柳丝却织春风住。去住任春风。只愁尊俎空。今朝鞭马去。又得高阳侣。半醉踏花归。霜蹄骑欲飞。

千崖盘屈曲,一塔矗空蒙。它处只山好,此中兼水洪。纵观疑犯斗,飞上觉凌风。常恨天难近,今朝路已通。

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旅榇归程伤道路,举家行哭向田园。空山寂寂开新垄,乔木苍苍掩旧门。儒行公才竟何在,独怜棠树一枝存。

诸峰何盘盘,四起如帷墙。试问客主谁,兹楼山中央。面势既环合,结构欲飞翔。我来名山心,一笑借胡床。左手南风弦,右手北斗浆。山灵亦我笑,夜梦车两厢。一坐三十秋,林篁郁相望。花鸟天语默,烟云野行藏。

宝髻双双出绮丛。妆光梅影各春风。收灯时候却相逢。鱼子笺中词宛转,龙香拨上语玲珑。明朝车马莫西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