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二和)

并游英俊,从头数、富贵消磨谁纪。
道眼看来,叹人生如寄,家如旅邸。
教婢羹藜,课奴种韭,聊诳残牙齿。
草堂绵_,百年栖托于此。
岁晚笔秃无花,探怀中残锦,翦裁余几。
腰脚顽麻,赐他灵寿杖,也难扶起。
离绝交游,变更名姓,日暮空山里。
老儋复出,不知谁氏之子。

作品评述

《念奴娇(二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并游英俊,从头数、富贵消磨谁纪。
道眼看来,叹人生如寄,家如旅邸。
教婢羹藜,课奴种韭,聊诳残牙齿。
草堂绵_,百年栖托于此。
岁晚笔秃无花,探怀中残锦,翦裁余几。
腰脚顽麻,赐他灵寿杖,也难扶起。
离绝交游,变更名姓,日暮空山里。
老儋复出,不知谁氏之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克庄对逝去岁月的回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富贵的消逝和光阴的流逝的感慨。

诗的开篇,“并游英俊,从头数、富贵消磨谁纪。”表达了人们在追求富贵过程中,往往会忽视时间的流逝,最终导致富贵的消逝。接下来的几句“道眼看来,叹人生如寄,家如旅邸。”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家庭的无常感到叹息。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琐碎的细节,如教婢做饭、奴隶种植蔬菜等,展示了平凡生活中的忙碌和无常。诗句“草堂绵_,百年栖托于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住所的执着,将其比作百年的栖身之所。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笔秃无花、怀中残锦等形象,象征着诗人的才华和青春的消逝。腰脚顽麻则是指诗人年老体衰,即便赐予灵寿杖也难以扶起。

最后几句描述了诗人与交游的离绝、改变名姓,并感慨地说到“日暮空山里”,意味着诗人在晚年时孤独地居住在空山之中。最后一句“老儋复出,不知谁氏之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过境迁、自己名声尽失的感慨和困惑。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主题,揭示了诗人对于富贵荣华的消逝和人生虚幻的思考。通过对生活琐碎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短暂人生和易逝时光的深切感慨,给人以深思和思考人生意义的启示。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假金只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古诗

一日日,一时时,口如鼻,眼似眉。左搓芒绳缚鬼子,倒将蒿箭射须弥。

古诗

泰岳倚空碧,汶□卷云寒。萃兹山水奇秀,列宿下人寰。八世家传素业,一举手攀丹桂,依约笑谈间。宾幕佐储副,和气满长安。分虎符,来近甸,自金銮。政平讼简无事,酒社与诗坛。曾看沙堤归去,应使神京再复,款曲问家山。玉佩揖空阔,碧雾翳苍鸾。

古诗

生死双飞正可怜,若为白发上征船。未应分手江南去,更有春光七十年。

古诗

霸先亦人杰,出自太丘陈。洗马初南迁,卜宅苕溪津。山川钟奇秀,末运生异人。出当梁祚衰,殷忧致经纶。拯溺济横流,受禅主生民。化家乃为国,霸业谁与伦。我来吊遗址,四望静无邻。狐兔窜古瓦,寒烟暮氛氲。哀泉泻幽壑,鬼火明荆榛。感此兴废理,乘时各有因。忧来藉芳草,叹息

古诗

景风应时,聿严毖祀。用事方丘,锵锵济济。登降有节,三献成礼。神其格思,锡我繁祉。

古诗

尊贵三公府,匆忙举子装。周官那可见,唐制自难忘。夕照深宫里,西风大道劳。蝉鸣犹未悟,但报早秋凉。

古诗

春湿蒸云雨欲丝,飘飘游子别离时。愁看陌上青青草,送尽行人总不知。

古诗

红丝穿露珠帘冷,百尺哑哑下纤绠。远翠愁山入卧屏,两重云母空烘影。凉簪坠发春眠重,玉兔煴香柳如梦。锦叠空床委堕红,飔飔扫尾双金凤。蜂喧蝶驻俱悠扬,柳拂赤栏纤草长。觉后梨花委平绿,春风和雨吹池塘。

古诗

楝树层层细著花,日薰香暖蜜蜂卫。富来傥有论文兴,活火风炉自煮茶。

古诗

灵珠蟠泥沙,积水不能掩。贤人畜美德,岂必自标检。陈生世同财,百口共丰俭。远居岭海间,天质非陶染。邦人慕其行,门辨日衰减。祥木并殊柯,童童植轩槛。或欲揭其门,令人识仪范。愚公私不然,外奖由内歉。已能孝悌著,默致神灵感。何必赐牛酒,然后明褒贬。况兹诗咏末,琐琐

古诗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古诗

事与时违不自由,如烧如剌寸心头。乌江项籍思归去,雁塞李陵长系留。燕国习霜将破夏,汉宫纨扇岂禁秋。须知入骨难消处,莫比人间取次愁。

古诗

金印龙章属市朝,清风明月属渔樵。世皆蛮触君知止,渠自王公我岂骄。真个归田何必赋,自家甘隐不缘招。老夫三径都荒了,松菊虽存已半凋。

古诗

一瓶茶外无祗待,同上西楼看晚山。

古诗

午枕藜床梦忽惊,窦家园裹有莺声。半生客路逢佳节,万瓦脚跟开化城。鸂鶒刷毛花荡漾,蒲萄上架月纵横。谁教并向此中见,清杀诗翁老不胜。

古诗

柳风双燕语。问有谁留人,岸花去橹。星辰快平步。俯圜扉草色,青青如许。儿童拥路。玉溪边、当年杜母。料从今、指点山川,总是绣衣行处。回顾。东堂深窈,楚帖长春,竹尊清午。红云帝所。摇佩玉,更容与。把蓬莱一笑,几番清浅,绿野为花作谱。向花前、三叠琴心,看苍鹤舞。

古诗

我岂忘怀一亩居,谁令爱读数行书。秋南春北鴈相似,柳思花情莺不如。上市鱼虾村店酒,带花菘芥晚春蔬。长亭一醉非难事,造物相撩莫管渠。

古诗

贞吝嫌兹世,会心驰本原。人非四禅缚,地绝一尘喧。霜露欹高木,星河压故园。斯游傥为胜,九折幸回轩。

古诗

行过石壁尽,夜泊牛口渚。野老三四家,寒灯照疏树。见我各无言,倚石但箕踞。水寒双胫长,坏裤不蔽股。日莫江上归,潜鱼远难捕。稻饭不满盂,饥卧冷彻曙。安知城市欢,守此田野趣。只应长冻饥,寒暑不能苦。

古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