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主簿

水色岚光杳霭间,诗人得句意偏闲。
我今收拾胸中去,归赋淮南大小山。

作品评述

《和王主簿》是宋代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写了水的颜色、岚光以及迷雾之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诗句意境的追求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色岚光杳霭间,
在水的颜色、岚光和迷雾之间,
The colors of water, the misty light, and the haze,

诗人得句意偏闲。
诗人捕捉到句意,略带闲适。
The poet captures the meaning of the lines, with a touch of leisure.

我今收拾胸中去,
我现在整理胸中的思绪,
I now tidy up the thoughts in my heart,

归赋淮南大小山。
归还给淮南的大小山脉。
Returning them to the mountains of Huainan.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水的颜色、岚光和迷雾之间的景象,展示了一种恬静宁谧的意境。诗人以闲适的心境捕捉句意,表达了对自在生活的向往。他决心整理内心的思绪,归还给淮南的大小山脉,意味着他将专注于写作,将心思投注到描绘山水之美的创作中。这首诗词以清新的语言和意境,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谁家少女字千金,省向人间逐处寻。今日分明花里见,一双红脸动春心。

碧天写入柳湖底,天上醉游春日斜。便留画舫入城去,不忍马蹄踏落花。

一分难减亦难加,得似溪头浣越纱。两桨惯邀催去艇,七香曾占取来车。黄昏忽堕当楼月,清晓休开满镜花。谁见玉郎肠断处,露床风簟半欹斜。

躁求慾火炽,寂守德宇凉。期人老世故,秋雨锄骄阳。季郈鸡浪斗,臧谷羊俱亡。矢诗写高怀,耸如见清扬。

死心室内,移身移步。日日香灯,朝朝话堕。稽首齐安王,铁蛇横大道。

白雾黄烟惨百蛮,长年不见鹤书还。江河万里归沧海,山岭千重走剑关。白首词臣空堕泪,青春才子强回颜。旧愁新恨知多少?都在闲花野草间。

海上惊风乱鹤飞,千村霜露亦霏霏。清砧自是逢秋起,白骨何由远道归。戈甲只残蝼蚁命,江山终属虎狼威。自怜此日身将老,况复中宵泪满衣。孟阳曰:“可谓气骨高妙。”

添一岁,减一岁愁眉。若待一生昏嫁了,更须采药十年迟。昏嫁已随时。东家者,俎豆伴儿嬉。幸自少年场屋了,谁能B744淅数还炊。千岁是灵龟。

看花须看未开时,到七分开看已迟。前辈咏梅多此意,水边竹外两三枝。

布囊悬蹇驴,千里到贫居。饮酒谁堪伴,留诗自与书。爱眠知不醉,省语似相疏。军吏衣裳窄,还应暗笑余。

生无机巧姿,所贵唯实践。探玄发尽霜,穷胜足重研。渡水识归源,看云悟舒卷。宁教身不遭,颇谓首难俛。余年辞畏途,灭迹向绝巘。形骸未全枯,嚣烦幸俱遣。中心本难诬,万事不欲辩。手把楞伽经,交趺对炉篆。

狺狺犬护门,喔喔鸡噔屋。不疑故人来,但谓风敲竹。孤僧雪中归,白马度堑谷。坐久饭食旋,尚说毛发肃。吹灯燃烃薪,我起子就宿。明日且复留,长安米如玉。

烽火塞上来,发卒备戎虏。翩翩长安儿,力未胜弓弩。幸蒙车骑念,出入在幕府。风烟一朝息,归来受茅土。番笑李将军,血战自辛苦。

此楼托萧冷,莫会子登临。吊影漫愁独,书空谁语深。帘开不尽眼,云起未休心。咫尺颜渊坐,高风无古今。

夜夜春寒渐觉轻,桐花十日过清明。去年稔更今年稔,壬子晴兼甲子晴。楼阁相望饶客醉,干戈不用保农耕。老儒八十心无事,依旧吟窗剔短檠。

空明一朵扬州白。红紫无□色。是谁唤作水晶球。惹起高烧银烛、上元愁。去年一捧飞来雪。不似渠千叶。狂风一蹴过秋千。憔悴玉人和泪、望婵娟。(水晶球)

骚人载酒泛潇湘,预约寒鸥立岸旁。雨点斲蓬休作梗,浪声与枕始相忘。

连山暗烽燧,川谷血横流。挥泪临大江,上有行云愁。

五湖西岸孤绝处,旃檀大士来同住。性空真水遍清凉,随绿出现无方所。蒙泉新洁监泉明,瀹茗羹藜甘似乳。何须苦问莲开未,桂子菖花了今古。三翁采笔照青霞,从此他山都不数。我今闲行作闲客,暂借云窗解包具。魂清骨冷不成眠,彻晓跏趺听粥鼓。脚力有余西坞尽,明日湾头更鸣橹。

太古安知虙与尧,茹毛饮血自消摇。不须追咎为书契,初结绳时俗已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