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

爪叶鳞条龙不盘,梳风幕翠一庭寒。
莫言只是人长短,须作浮云向上看。

作品评述

《小松》是唐代诗人章孝标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爪叶鳞条龙不盘,
梳风幕翠一庭寒。
莫言只是人长短,
须作浮云向上看。

诗意:
这首诗以松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松树的形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哲理思考。诗人以生动的意象和凝练的语言,抒发了对松树的赞美,并借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和人生观。

赏析:
首句"爪叶鳞条龙不盘"描绘了松树高耸入云的形象,将松树比喻为蜿蜒如龙的爪叶和鳞片。这种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松树的威严和高大。同时,通过"龙不盘"的描述,诗人暗示松树的生长方式是笔直向上的,象征着坚强和勇气。

接下来的两句"梳风幕翠一庭寒"描绘了风吹拂松树时的景象。梳风的比喻使人感受到风的柔和和松树的舒展。"幕翠"形象地描绘了松针的绿色,犹如一片翠绿的幕帘。"一庭寒"则表达了松树所在的环境寒冷而纯净的感觉。

最后两句"莫言只是人长短,须作浮云向上看"是诗人的哲理观点。诗人通过对松树的描绘,提出了一种人生的态度。他告诫人们不要过于关注个人的得失和短暂的生命,而是要以超然的心态,像看待浮云一样,抬头仰望,追求更高更广阔的境界。

整首诗以松树为象征,通过对松树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坚强、高尚和超越个人的追求的思考。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作者介绍

章孝标,桐庐人。登元和十四年进士第,除祕书省正字。太和中,试大理评事。诗一卷。 章孝标,桐庐人,登元和十四年进士第,除秘书省正字。太和中,试大理评事。诗一卷。

诗词推荐

危楼云雨上,其下水扶天。群山四合,飞动寒翠落檐前。尽是秋清栏槛,一笑波翻涛怒,雪阵卷苍烟。炎暑去无迹,清驶久翩翩。夜将阑,人欲静,月初圆。素娥弄影,光射空际绿婵娟。不用濯缨垂钓,唤取龙宫仙驾,耕此万琼田。横笛望中起,吾意已超然。

天祐炎图生国瑞,蓝田暂屈英僚。始知文宿降璇霄。中元前五日,七夕后三朝。江斅风流临此政,少年潇洒奇标。行看峻擢相熙朝。功名前稷契,寿算等松乔。

城市居无分,山林住有缘。语惭甘似荠,道贵直如弦。兀兀吟终日,羸羸病过年。静招湖畔鹤,闲泛雪中船。散闷虽无酒,怡情喜有禅。鬓根霜任点,心迹火休然。冷淡将谁合,消摇且自怜。闲来窗下坐,试笔偶成篇。

翩翩翻翻筰受风,行人疾走缘虚空,回观目眩浪花上,小跌身裹蛟涎中。汗沾两握色如菜,数乘此险私自怪。九折元非叱驭行,千金空犯垂堂戒。此身老大足悲伤,岁岁天涯忆故乡。安得画船明月夜,满川歌吹入盘阊。

剥啄惊春睡,萧然湖上僧。篝灯夜深语,多说鉴巴陵。

小舫行乘月,高斋卧看山。退公聊自足,争敢望长闲。

徐家笔力见南唐,今代更推江夏黄。屹立二碑端不朽,未输滕阁擅三王。

列屋娥眉不足夸,可斋别自是生涯。闲将西蜀团窠锦,自背南唐落墨花。

牛来开弦,人为置镞。捩机关,迸山谷。鹿骇涩,隼击迟。析毫中睫,洞腋分龟。达坚垒,残雄师,可以冠猛乐壮曲。抑扬蹈厉,有裂犀兕之气者非公与。

西城员外丞,心迹两屈奇。往岁战词赋,不将势力随。下驴入省门,左右惊纷披。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罴。文如翻水成,初不用意为。四座各低面,不敢捩眼窥。升阶揖侍郎,归舍日未欹。佳句喧众口,考官敢瑕疵。连年收科第,若摘颔底髭。回首卿相位,通途无他岐。岂论校书郎,袍笏

附火肤革燥,远火寒惨惨。坐卧置汤婆,稍觉两足暖。抓搔不停手,苛痒殊未减。饮食固多忌,所幸能强饭。客至不出迎,予非敢疏懒。

不守庚申不坐禅,老来触事总悠然。天明门外无来客,尽好萧萧听雨眠。

汉日五铢建,姬年九府流。天龙带泉宝,地马列金沟。赵壹囊初乏,何曾箸欲收。金门应入论,玉井冀来求。

木正乘春肯告劳,并持葱郁护神皋。晓风递暖何妨细,宿雨留云未许高。向密垂杨能碍箭,斗长芳草欲争袍。东城胜具应撩治,就趁寻花作宴醪。

柳色几番随雨暗,蕉心闲处向人开。个别岂得无诗句,滞思如胶索不来。

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我来举唐游,于中更无别。枿木划断云,高峯顶积雪。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

远送临川守,还同康乐侯。岁时徒改易,今古接风流。五马嘶长道,双旌向本州。乡心寄西北,应上郡城楼。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坒春秋余,今乃初及桓庄初。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钓鱼。我生纷纷婴百缘,气固多习独此偏。弃书事君四十年,仕不顾刘书绕缠。自视汝与丘孰贤,易韦三绝犹然仙。如我当以犀革编。

大位天下宝,维贤国之镇。殷道微而在,受辛纂颓胤。山鸣鬼又哭,地裂川亦震。媟黩皆佞谀,虔刘尽英隽。孤卿帝叔父,特进贞而顺。玉床逾皓洁,铜柱方歊焮.奉国历三朝,观窍明一瞬。季代猖狂主,蓄怒提白刃。之子弥忠谠,愤然更勇进。抚膺誓陨越,知死故不吝。已矣竟剖心,哲妇

昨日寄君诗,诗说心契深。君诗今日来,深于我诗心。期君松不老,我得如蔓草。相依无弃憎,分我风月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