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三阁

松萝幂天堕空翠,迎面风香三十里。
曾宫亭亭隔瑶水,碧瓦琼榱五云里。
千佛当门无半偈,声闻未解祖师意。
遍参踏破青鞋底,前楼后阁玲珑起。
闲客那知如许事,东斋听雨烂熳睡。
觉来一转聊布施,普请云堂来拟议。

作品评述

诗词:《天童三阁》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松萝幂天堕空翠,
迎面风香三十里。
曾宫亭亭隔瑶水,
碧瓦琼榱五云里。
千佛当门无半偈,
声闻未解祖师意。
遍参踏破青鞋底,
前楼后阁玲珑起。
闲客那知如许事,
东斋听雨烂熳睡。
觉来一转聊布施,
普请云堂来拟议。

中文译文:
松萝覆盖着高耸入云的山峰,使得它们呈现出碧绿的色彩;
微风迎面而来,带来花草的香气,传到三十里之外。
有一座庙宇,高耸如亭子,横跨在瑶池之上;
琉璃瓦和精美的梁柱,犹如在五云之中。
千佛雕像守护在门前,没有一个禅师的真言被诵读;
僧侣们听到佛陀的声音,却未能理解祖师的深意。
千万虔诚的参拜者踏破了青色鞋底,
前楼后阁的建筑巧夺天工,显得精致而美丽。
闲散的游客们不知道这样的事情,
他们在东斋听着雨声,陶醉在无边的宁静中入眠。
醒来后,他们转而布施行善,
请求云堂的智者们共商议事。

诗意和赏析:
《天童三阁》是范成大的一首描绘佛教寺庙景象的诗词。诗中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山峰上松萝葱茏的景色,以及微风中花草的香气。诗人通过描绘庙宇的建筑和佛像的存在,展现了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庄严。庙宇建筑高耸如亭子,犹如在瑶池之上,琉璃瓦和精美的梁柱则使得庙宇更加美丽壮观。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一种讽刺的意味。尽管庙宇中有千佛雕像,但没有人能真正理解祖师的深意,没有人能诵读出真正的禅宗真言。诗人以此暗示,虽然庙宇庄严肃穆,但却有许多人对佛教的真谛缺乏真正的理解,只是盲目地参拜和虔诚。

诗的最后部分描述了闲散的游客们,他们在东斋听雨,陶醉在宁静的氛围中。然而,当他们醒来后,诗人暗示他们应该行善布施,请求智者们共同商议事务。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应该行善积德的期望,以及对于智者们智慧和智谋的赞扬。

总体而言,《天童三阁》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庙宇建筑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佛教信仰的景象和人们在其中的行为。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于虔诚与理解的思考,以及对于行善和智慧的呼唤。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意象构建了一个富有禅意和哲思的场景,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去年积潦苦无收,今岁逢人说有秋。未拟香秔供一饱,穇穇新藁盖檐头。

犹是南州吏,江城又一春。隔帘湖上月,对酒眼中人。棘寺初衔命,梅仙已误身。无心羡荣禄,唯待却垂纶。

走偏人间行路难,异乡风物杂悲欢。三年北户梅边暖,万里西楼雪外寒。已办鬓霜供岁龠,仍拚髀肉了征鞍。故园云物知何似?试上东楼直北看。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却教 一作:又教)

陇头一片白云飞,仆手束装吾欲归。故人故人莫强挽,箧中流尘昏彩衣。彩衣虽昏尚堪著,庭前儿戏慈颜乐。官高如天印如斗,问君此乐应还有。

旧址依然在,荒墟未百年。还分一桥水,流入几家田。

孤舟行远近,一路过湘东。官属张廷尉,身随杜幼公。公河映湘竹,水驿带青枫。万里思君处,秋江夜雨中。

天柱峰头叠紫烟,遥看万玉耸相连。云深九锁疑无路,翠豁一区我有天。灵气袭人嘘石润,嗔雷飞雨响山泉。倏然不类人间世,今日自惊平地仙。

地胜风埃外,门深花竹间。波光冷于玉,溪势曲如环。荣路回翔厌,华轩啸咏闲。堪羞谢太傅,不复到东山。

开尊北海未经旬,闻笛山阳又暮春。客座褷蛸依网户,影堂灯火照纶巾。素车定感心知友,斗酒还期腹痛人。哭罢那堪重回首,江天一雁噭离群。

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

日高窗下枕书眠,带得吟情到梦边。过鸟触翻枝上雪,飞鸦惊破树头烟。百年世事聊供笑,千里乡心最可怜。亦有门前数竿竹,短琴横膝不须弦。

愁眼东西万里晴,山云斜度水风清。客行岁晚忽春尽,看到枯林绿叶成。

尺五楼开鸟石尊,桂枝梅树净柴门。壶觞旦日家中宴,衣服秋冬海上村。沙际学书寻鸟迹,林间会意解禽言。奇踪忽忆霞居子,泪落溪流过竹根。

凄风洛下同羁思,迟日棠阴得醉歌。自笑与君三岁别,头衔依旧鬓丝多。

今晨晴颇嬾,时夜雨犹声。欲社燕先觉,半春莺未呜。诗非一家苦,句岂十分清。参透江西社,无灯眼亦明。

信来淮上郡,楚岫入秦云。自顾为儒者,何由答使君。蜕风蝉半失,阻雨雁频闻。欲识平生分,他时别纪勋。

清世朝贤难会面,岩堂语道霜风扇。借问何时出帝乡,笑云西蜀乌头贱。阿呵阿,谁人荐裴相,当年典豫章,不惜眉毛又相见。

和靖先生坟已荒,三春花草殿余芳。栏干倚遍斜阳晚,户牖轩窗总是香。

愚夫何所任,多病感君深。自谓青春壮,宁知白发侵。寝兴劳善祝,疏懒愧良箴。寂寞闻宫漏,那堪直夜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