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宋应星的《怜愚诗四十二首(其十七)》
拼音和注音
huá yí bīng hé biàn chéng wéi , yìng jǔ shū shēng hàn mò hu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应举:应举yìngjǔ封建社会中对参加科举考试的称呼,中者为举人,明清时指乡试应举下第。——唐·李朝威《柳毅传》
书生:书生shūshēng∶读书人白面书生∶指抄写的人
翰墨:(书)(名)笔和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华夷:指汉族与少数民族。后亦指中国和外国。宋元时指国家的疆域。
宋应星
中国明末科学家,汉族江右民系。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原诗
华夷兵合汴城围,应举书生翰墨辉。
斜虎已逃宫驾乱,腐儒犹整旧襕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