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温汤驿三首

同欢一宵间,平生万事足。
想得唐明皇。
畅哉畅哉福。

作品评述

《题温汤驿三首》是宋代诗人张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同欢一宵间,
平生万事足。
想得唐明皇,
畅哉畅哉福。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欢乐时光的感慨和满足,既回顾了自己平淡而充实的一生,又向往唐明皇的豪华福泽。

赏析:
这首诗词共分为四句,形式简洁明快,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同欢一宵间”,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们共聚一室,享受欢乐时光的情景。这句话尽显作者对友情和欢乐的珍视,也传达了一种人生短暂,需要珍惜当下的意味。

接着的“平生万事足”,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平凡生活的满足和对所拥有的一切的感激。这一句表达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认为平凡的生活已经足够,人生无憾。

第三句“想得唐明皇”,表达了作者对唐明皇的向往和想象。唐明皇代表了古代帝王的荣华富贵,作者通过想象唐明皇的生活,表达了对奢华和福泽的向往。

最后一句“畅哉畅哉福”,通过反复的“畅哉”一词,强调了作者对福气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赞叹。这句话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欢乐、满足和向往的情感,展示了一种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幸福的追求。同时,这首诗词也可以理解为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现实生活的审视和感悟,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张俞,字少愚,又字才叔(《青琐高议》前集卷六),号白云居士,益州郫(今属四川)人。屡试进士不第。仁宗宝元初,西夏事起,曾于蜀上书陈攻取十策,诏赴阙。庆历元年(一○四一),除试秘书省校书郎,不就(《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三三)。隠居青城山白云谿,七诏不起,遨游天下山水三十余年,卒年六十五。有《白云集》,已佚。《东都事略》卷一一八、《宋史》卷四五八有传。今录诗二十九首。

诗词推荐

步月下庭除,青苔印鞋湿。行吟月转西,觅句还独立。

柏堂新成乐未央,回来回去绕裴郎。

冷落丛祠晚,回斜狭路赊。平荷留夜雨,惊鸟过邻家。云暗重重树,风开旋旋花。病身无俗事,待得後归鸦。

二毛生镜日,一叶落庭时。老去争由我,愁来欲泥谁。空销闲岁月,不见旧亲知。唯弄扶床女,时时强展眉。

自移家具失连墙,不复灯前共咏觞。手里有诗怜指动,甕边无分笑头方。

揖逊承虞治,讴歌与启贤。御图才五载,垂统可千年。明有重离继,高居太极先。四朝三内禅,盛美古无传。

辟地不盈亩,点缀成阻修。相招竹林逸,更作桃源游。绰约新饮露,琅玕曾倚秋。春风荡人意,此境独清幽。

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

两鬓西风客帽斜,晚云横岭月笼沙。桑畴屈曲人踪绝,萤火飞来照稻花。

谁能画取沙边雨。和烟澹扫蒹葭渚。别岸却斜晖。采莲人未归。鸳鸯如解语。对浴红衣去。去了更回头。教侬特地愁。

信屐倦仍还,诗生暮霭间。塘蒲身共晚,野鹤意俱閒。送客度流水,见云归别山。一声长啸远,吾亦掩柴关。

二十五年间,三回共往还。那知临白首,相失向青山。想像音容在,侵寻鬓发斑。平生多善行,应不下尘寰。

老觉溪深杓柄长,举头三晏目无光。试寻西陌东阡去,却得南窗北户凉。好鸟关心浑是梦,明珠论斗不胜量。束书莫作痴儿事,一瓣先师未了香。

烟柳风花锦作园。霜芽露叶玉装船。谁知皓齿纤腰会,只在轻衫短帽边。啼玉靥,咽冰弦。五牛身去更无传。词人老笔佳人口,再唤春风在眼

闲愁长与病相依,晨起梳头感发稀。春事鼎来风更恶,晨光已满雪犹飞。江梅有恨论年别,旅雁无情计日归。剩欲湖边踏青去,凭谁为解乱书围?

枝筇挂起一旬强,剪剪春寒到柳塘。白发不公欺老我,偏於闲处引风霜。

纤纤初日射西楼,楼上帘旌卷绣鉤。数襞断云秦望晓,一声寒雁鉴湖秋。烟波憔悴西施国,风月飘零范蠡舟。莫向登临动怀古,有情多为等闲愁。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故园欣赏竹,为邑幸来苏。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欲知临泛久,荷露渐成珠。

闻道篮舆去,遥岗复近阿。诗应吊孝逸,碑或赞头陀。静者官餬口,公朝礼作罗。怜君日阡陌,尘土扑阴何。

人总贪生尽死,我今认死长生。这般径路少人行。悟后舍家勇猛。休说玄元难解,我观容易分明。要君守拙绝多能。天地悉归清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