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宾旸张考坞观茶花

头上洒酒巾,吹风行欹斜。
野径政自稳,世途殊未涯。
礼能致商皓,势足屈孟嘉。
君身独自由,时到山人家。
播植话禾稻,绩纺询桑麻。
侧闻此一坞,村酤亦易赊。
芙蓉万红萼,锦绣纷交加。
掉头不肯顾,特往观茗葩。
嗅芳摘苦叶,咀嚼香齿牙。
榷利至此物,谁为疲氓嗟。

作品评述

《次韵宾旸张考坞观茶花》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头上洒酒巾,吹风行欹斜。
在头上洒上了酒,把巾子吹得斜垂。
诗意: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通过洒酒巾和吹风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心境倾斜的意象。

野径政自稳,世途殊未涯。
在野外小路上行走自得安稳,而世间的路途却漫长无尽。
诗意:诗人感叹自然的安宁与宽广与人类的世俗之间的对比,暗示了一种超越尘世束缚的心态。

礼能致商皓,势足屈孟嘉。
以礼仪之道可以实现高尚的品质,而权势可以屈服于美德。
诗意:诗人探讨了礼与势的关系,提倡以高尚的品德和道德准则来引导社会。

君身独自由,时到山人家。
君主的身份独享自由,时常到山中隐士的家中访问。
诗意:诗人表达了对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的向往,认为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境地。

播植话禾稻,绩纺询桑麻。
种植禾稻并与人交谈,织绩询问桑麻的情况。
诗意:诗人描绘了农田劳作和与人交流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关注与热爱。

侧闻此一坞,村酤亦易赊。
偶然听闻这个地方,村民也容易欠债。
诗意:诗人通过村酤易赊的描述,反映了这个地方的贫瘠和贫困的现实。

芙蓉万红萼,锦绣纷交加。
芙蓉盛开,万朵红花,犹如锦绣,繁花纷纷交织在一起。
诗意:诗人以芙蓉盛开的景象来描绘美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展示了生命的丰饶和多样性。

掉头不肯顾,特往观茗葩。
转过头不愿回顾,特意前往欣赏茶花的花朵。
诗意:诗人表达了对茶花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强调了追求美的态度和决心。

嗅芳摘苦叶,咀嚼香齿牙。
闻花香、采摘苦叶,品味香甜在口腔中。
诗意:诗人通过嗅觉和味觉的描写,强调了对自然美的感知和体验。

榷利至此物,谁为疲氓嗟。
贪图利益至于这种程度,谁会为那些疲弱的人感到痛惜呢?
诗意:诗人对物质追求过度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呈现出了对财富和社会不公的反思,提醒人们不要因追逐物质而忽视了人性的关怀。

这首诗词《次韵宾旸张考坞观茶花》通过对自然景物、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展现了方回的生活感悟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人用简洁而凝练的文字,将世俗与超脱、自然与人文、美好与悲凉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幅丰富而深沉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自由、高尚品德、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对物质欲望和社会不公做出了批判与警示。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融入了人文情感和社会观察,既展示了方回诗人的才华与思想深度,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生和社会的视角。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披毛戴角入廛来,水底桃花几度开。世界未生唯此性,任他迁变岂轮回。

佛顶分明火焰高,黑瑿何事助焦熬。只销一酌梅花雪,我已官曹似水曹。

妙在心通与理融,卓然有见是英雄。大儒晚作韩考异,往哲曾非墨尚同。折角争希郭有道,鬀眉求似狄梁公。可怜老学孤无助,月落参横读未终。

颍上风烟天地回,颍亭孤赏亦悠哉。春风碧水双鸥静,落日青山万马来。胜概消沉几今昔?中年登览足悲哀。远游拟续骚人赋,所惜忽忽无酒杯。

平生好流水,雅欲临流赋。涧谿或过之,眷眷不能去。青山国故乡,不肯入城府。宁知开八袠,重为寻故步。势家遗故居,传舍偶成寓。轩楹立奇石,巉岩高丈许。三面立屏障,曲沼水空貯。荏苒将半载,未见有时雨。新春积雪余,檐声夜如注。晓起推閒窗,石穴水喷吐。下穿玲珑余,数尺

孝子声名旧白眉,客窗相款话心时。相犹忘我吾无法,骨已换仙君有诗。蓴菜羹香春冉冉,鹿游台上草离离。一樽吊古平章看,未羡君王郡牧麾。

三鼓孤眠内守。重把玄门频扣。唤觉个中人,自是玉关无漏。无漏。无漏。姹女婴儿携手。

晚雨逆溪上,寒云傍山飞。白鹭去洲渚,潜鱼沂湾矶。举头行迹少,唯见暮樵归。

老饕嗜酒若鸱夷。拣珠玑。自蒸炊。篘尽云腴,浮蚁在瑶卮。有客相过同一醉,无客至,独中之。麹生风味有谁知。豁心脾。展愁眉。玉颊红潮,还似少年时。醉倒不知天地大,浑忘却,是和非。

手挽溪风满草堂,喜逢小舸系篱旁。寻源波底出山影,乱眼鸦群翻夕阳。苍翠穿桥灵境换,星辰垂野断魂凉。偷闲遗世无人觉,微起钟声认道场。

云低昏海日,风急沸洪涛。昔日乘龙贵,今朝汗马劳。纨绮污尘土,珠玉委蓬蒿。若作凄然赋,吾将仆命骚。

客行仍别离,此恨亦已更。去语已莫留,来愁不须聘。七闽何贪贤,四海方仰圣。班驿是归涂,频宜发新咏。

惊飙振林梢,落日挂马首。世方功名图,我自饥寒走。萧条政长路,欢喜逢故友。酒酌戒毋多,诗声愧新有。

无极世缘如嚼蜡,人言当住夜摩天。此郎久学无生忍,此事吾知否不然。

相逢珠玉走佳章,顾我无能更老苍。尝鼎固应从指染,冲天行喜见云翔。向来别恨江同远,此去诗情日共长。才似二公今二妙,山庭渊角绣肝肠。

客从巴水渡,传尔溯行舟。是日风波霁,高堂雨半收。青山满蜀道,绿水向荆州。不作书相问,谁能慰别愁。

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苔作轻衣色,波为促杼声。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

十五日已前取不得,十五日已后舍不得。正当十五日,取即是,舍即是。问汝问余都不会,可怜只解那斯祁。

松上闲云石上苔,自嫌归去夕阳催。山门握手无他语,只约今冬看雪来。

烛龙衔火飞天地,平陆无风海波沸。彤云叠叠耸奇峰,焰焰流光热凝翠。烟岛抟鹏亸双翅,羲和赫怒强总辔。饮流夸父毙长途,如见当中印王字。明明夜西朝又东,古来有道仍再中。扶桑老叶蔽不得,辉华直欲凌苍空。行人挥汗翻成雨,口燥喉干嗌尘土。西郊云色昼冥冥,如何不救生灵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