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坐弘济寺

古柳参差掩寺门,荆篱石埠自为村。
风严乌榜通菱浦,日落渔炊就荻根。
野月荒荒难辨色,江峰寂寂更何言。
灯前无限浮沉思,销任菰香水鹤喧。

作品评述

《晚坐弘济寺》是明代诗人阮大铖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古柳参差掩寺门,
荆篱石埠自为村。
风严乌榜通菱浦,
日落渔炊就荻根。
野月荒荒难辨色,
江峰寂寂更何言。
灯前无限浮沉思,
销任菰香水鹤喧。

译文:
古老的柳树参差掩映着寺门,
荆篱和石埠构成了自成一方的村庄。
狂风吹得乌榜通向菱浦,
太阳落下时,渔炊烟火在荻根处冒起。
野外的月亮苍白难辨其色彩,
江峰在沉寂中更无言语可言。
在灯前,思绪随波漂浮,
销任的菰香和水中的鹤喧嚣不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晚上坐在弘济寺的景象。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呈现出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描述了寺门前古老的柳树,它们参差不齐地掩映着寺门,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荆篱和石埠勾勒出一片自成一方的村庄景色,展现了这个寺庙所在地的宁静和与世隔绝的感觉。

第二句描绘了风吹得乌榜通向菱浦,形容了风势的猛烈和湖泊的波澜。日落时,渔炊的烟火在荻根处冒起,展示了寺庙附近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第三句描述了野外的月亮苍白难辨其色彩,暗示了夜晚的幽暗和诗人处于的孤寂感。江峰在沉寂中更无言语可言,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色的震撼和无语的情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灯前思绪的浮沉,销任的菰香和水中的鹤喧嚣不断,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短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在寺庙中的闲坐时刻所产生的情感和思考。诗中融入了对自然、人生和心灵的思索,给人以深深的诗意和思考空间。

诗词推荐

多身一体少人知,不体无空自执迷。除非妙达斯三昧,个裹圆观始不疑。

先生自卫客西畿,乐道安间绝世机。再命初筵终不起,独甘穷巷寂无依。贯穿百代尝探古,吟咏千篇亦造微。珍重相知忽相访,醉和风雨夜深归。

生平只说聱头禅,撞著聱头如铁壁。脱却罗笼截脚跟,大地撮来墨漆黑。晚年转复没刀刀,奋金刚杵碎窠窟。他时要识圆悟面,一为渠侬併拈出。

暂留野次倦征行,差觉山林气味清。日酿梅酸新雨过,山连空翠淡烟横。东皋水满起农事,南国草青回雁程。拨置文书聊隐几,笙歌一部听蛙鸣。

几片云如薛公鹤,精神态度不曾齐。安知陇鸟樊笼密,便觉南鹏羽翼低。风散又成千里去,夜寒应上九天栖。坐来改变如苍狗,试欲挥毫意自迷。

盛德已图形,胡为忽构兵。燎原虽自及,诛乱不无名。掷鼠须防误,连鸡莫惮惊。本期将系虏,末策但婴城。肘腋人情变,朝廷物论生。果闻荒谷缢,旋睹藁街烹。帝怒今方息,时危喜暂清。始终俱以此,天意甚分明。

词场绿发竞才雄,幕府朱衫觉道穷。孤愤扫除诗句里,壮图流落酒杯中。宦游已倦年将暮,人事随生日又东。珠玉满篇劳宠赠,建溪风格袭文公。

白云寂寂树苍苍,夜静泉声到石房。淡月照窗寒梦醒,枕边闻得野梅香。

相别相逢不计春,眼前非旧亦非新。声求色相皆邪妄,莫认无疑是昔人。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门门走马征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楼。

道傍举首揖髯陈,领得秋塘句法新。归饭客楼随取别,隔桥相见两诗人。

谁起相如疾,空悲武子亡。平生有高志,属意在诸郎。梦断驹过隙,风高雁折行。莫陪千乘送,妙选愧东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墙壁虽有劝农文,不如禽语尤殷勤。春泥滑滑陂水满,晨出下秧薄暮返。乌呼三农养一兵,汝曹努力勿惰耕。朱门日高眠未起,却嫌布谷声聒耳。

其一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谁能空相忆,独眠度三阳。其二折杨柳。百鸟啼园林,道欢不离口。其三逋发不可料,憔悴为谁睹。欲知相忆时,但看裙带缓几许。其四奈何许!石阙生口中,衔碑不得语。其五思欢不得来,抱被空中语。月没星不亮,持底明侬绪。其六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

淤田水浅客来迟,解舫都门问几时。谁道两京鸡犬接,差除屈指未曾知。

汉宫娇额半涂黄,粉色凌寒透薄妆。好借月魂来映烛,恐随春梦去飞扬。风亭把盏酬孤艳,雪径回舆认暗香。不为调羹应结子,直须留此占年芳。

重整旧渔蓑。江湖风雨多。好襟怀、近日消磨。流水桃花随处有,终不似、隐烟萝。南浦又渔歌。挑云泛远波。想孤山、山下经过。见说梅花都老尽,凭为问、是如何。

寒禁蕨芽拳尚小,雨缄茶觜舌无香。山翁不信春光老,祗道侬家未积秧。

提携禅客扶衰杖,断当姻家葬骨山。因病废棋仍废酒,鹧鸪鹦鹉伴清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