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赴荆阃舟过湘江

湘流得雨掌来平,艇子乘风羽样轻。
过眼千山才岭粤,转头一水又衡荆。
大江东下怀乡国,落日西边是戍城。
鸣鴃数声青嶂晚,客心如铁如关情。

作品评述

《庚戌赴荆阃舟过湘江》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舟过湘江的情景,表达了他离乡背井的思乡之情和对戍边生活的感慨。

诗意:
这首诗以湘江为背景,通过描绘江上的景色和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离乡背井的苦楚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写雨水的到来、艇子乘风的轻盈、眼前的山川和江水的变幻等细节,使读者感受到作者乘舟行进的旅途中的心境和情感。诗词的末句表达了作者的离愁和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也透露出对戍边生活的感慨和对归乡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湘江为背景,通过描写江上的景色和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离乡背井的苦楚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使得诗句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诗人通过描绘雨水的降临,表达了乘舟行进的轻松愉快;通过描绘山川的变幻,表达了乡愁的折磨;通过描绘落日和戍城,表达了离乡的痛苦和对归乡的渴望。诗词中的"鸣鴃"一词,更是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凄凉和离别的氛围。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个人情感为主线,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思乡之情。这首诗通过独特的写景手法,以及对离别和乡愁的描绘,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感受。它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离乡背井者普遍情感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和离别之苦。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相结合,使诗词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这首诗词既是对离乡背井者的心灵独白,也是对生活和命运的深思。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严山少平田,严俗稀惰民。书生坐黄堂,肯诧硎刃新。定以清净化,坐啸物自春。绿野人荷锄,使君聊岸巾。

良夕背灯坐,方成合衣寝。酒醉夜未阑,几回颠倒枕。

一一须梢一雾珠,晓来雨意尚踌躇。落花也避东风恶,水面相驱亸向隅。

向来肉食昧远谋,坐谈欲复千古仇。良平不逐胜诡游,毛锥竟作书生羞。楚山苍苍楚水流,甲光向日金鳞稠。酒阑一笑看吴钩,将军意气倾九州。先生身短智则修,百鍊可使绕指柔。安边端藉帷幄筹,泮宫还献馘与囚。英声南来动冕旒,貂蝉未必生兜鍪。

天时人事常多故,一岁春能几处游。不是尘埃便风雨,若非疾病即悲忧。贫穷心苦多无兴,富贵身忙不自由。唯有分司官恰好,闲游虽老未能休。

昨夜书中得故纸,今朝随意写新诗。长绢箧底终无恙,比入怀中便足奇。黯淡谁能知汝恨,沾涂亦自笑余疾。书成付与炉中火,了却人间是与非。

买鱼日日与狌狸,捕鼠有心奚待饥。但免翻盆与覆碗,何须要见血淋漓。

篮舆腾腾一老夫,褐裘乌帽白髭须。早衰饶病多蔬食,筋力消磨合有无。不准拟身年六十,上山仍未要人扶。忆昔谪居炎瘴地,巴猿引哭虎随行。多于贾谊长沙苦,小校潘安白发生。不准拟身年六十,游春犹自有心情。主

云拥黄昏朔风急,长空杳杳水拍拍。六花舞白遍三湘,失却寒峰翠千尽。片琼屑玉响群林,芦丛萧瑟声更清。冻月开匳俄吐晴,银宫一色上下明。

苏苏官柳曳轻烟,画出尊前离恨天。情债欲偿拚累劫,柳魂须返只明年。

园林芳事已阑珊,开尽茶蘼亦懒看。深院日长眠听雨,重重帘影隔春寒。

十五年前送别诗,道山持节向江西。今年又见送公别,大天拥麾镇闽越。向来惜别固已深,今日掺祛尤动心。尚书自是第一人,气义相许披胸襟。南宫五表平明入,列辟传闻俱耸立。寿皇圣孝冠百王,三复高文天为泣。擢处螭坳宠数新,果然百日掌丝纶。拭圭修聘称应变,握节不挠威殊邻。

去年来见公,略以书自陈。今年来见公,知公意已亲。一见为我喜,再见为我颦。温存到风雨,检点及米薪。会我群玉堂,坐上皆伟人。欲引野鹤姿,轩昂出京尘。公自哀其穷,我岂有足珍。但愿公富贵,何忧我贱贫。过从两三月,意味十万春。将非前世缘,更结来生因。所恨难久留,归理

章台[1]柳,章台柳,往日依依[2]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借得山房住,清溪带晚林。云应随鹤宿,诗亦对僧吟。杯滑知能隽,窗深苦易阴。剧知归思浩,吾亦识琴心。

葛公学仙丹有泉,叶公藏母丹泉边。泉流虢虢乱石底,丹光炯炯长松巅。陟彼屺兮瞻望母,麻衣土枕常庐墓。难将寸草报春晖,只觉焄蒿泣秋露。男儿眼中非无泪,有泪彻泉无厚地。泉声如咽泪如丹,何待洩融歌大隧。幽花淡月耿墓门,不招仙魄招母魂。子规一声苍石裂,白云渺渺山昏昏。

去质贪华,还淳复古,本源浊以徐清。卑谦处厚,能弊不新成。知足无荣无辱,彝然御、非躁非轻。还知否,存亡得失,进退若亏盈。如斯全可道,心中出屑,眼里抽钉。瞳*奕羽,虚谷旷然明。三气氤氲密降,纯阳焕、形释心凝。归来处,风恬浪净,明月照寰瀛。

东风吹暖雨,润下不能休。古道云横白,移时客共愁。绿沈莎似藻,红泛叶为舟。忽起江湖兴,疑邻畎浍流。此时无胜会,何处滞奇游。阵急如酣战,点粗成乱沤。竹因添洒落,松得长飕飗.花惨闲庭晚,兰深曲径幽。丝牵汀鸟足,线挂岳猿头。天地昏同醉,寰区浩欲浮。柳眉低带泣,蒲剑

威凤来翔羽翼新,蓝溪风气益温醇。彤墀看唱三名外,璧水犹登四十人。

年来慵堕畏多愁,怕见群才得意秋。题柱敢期乘驷马,隐鄽端欲舍蜗牛。既成春服柳歌咏,拟赋閒情且罢休。漫道无心关节物,杖藜时为好山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