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雁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
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作品评述

秋雁鉴赏

  此诗寓意深微邃却含而不露。元朝统治者奉行种族歧视政策,以蒙古、色目人为上等人,以汉人、南人为下等人。蒙古、色目人到江南之地也凌驾于南人之上作威作福。他们靠江南的条件富有了,却仍辱骂江南人不绝。诗人心中不平,故作此诗以讥之。

  揭傒斯的五言短古,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宋元以来“重逸轻俗”的审美倾向。如《寒夜 》:“ 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题风烟雪月四梅图》之二:“高花开几点,澹霭拂成衣。遥瞻应不见,相对尚依稀。”《洞庭秋月》:“灏气自澄穆,碧波还荡漾。应有凌风人,吹笛君山上。”《平沙落雁》:“天寒关塞远,水落洲渚阔。已逐夕阳低,还向黄芦没。”《烟寺晚钟》:“朝送山僧去,暮唤山僧归。相唤复相送,山露湿人衣。”这些诗作是承续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刘长卿一系的诗风而又加以发展的。其境界高逸,远离尘俗,表达了一种宋元以来的士大夫情调。其中《寒夜》最让人回味,小诗以寥寥二十字的白描,传神地绘出一幅清夜客旅图。一、二句状写户外的景色,以凝冻在布满霜气的夜空中的疏星、沾湿了草木的月的流光(“林薄”,谓草木丛生),制造出一种清旷冷寂的氛围。三句转入客舍,在“虚馆”的典型环境中,“人不眠”的主体便格外突出。最精彩的是末句的五字。“一叶落”的声音是够细微的了,馆中人却能清晰的辨闻,足见夜间的寂静;而一个“时”(时时、时而之意)字,更将漫漫长夜中不眠人的警醒,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句不仅沟通了馆内外的联系,而且传达出诗人在长捱客栈中愁苦的心绪,可谓是神来之笔。

诗词推荐

金神整霜仗,昨日从西回。谓当有爽气,吹荡沧溟开。谁知祝融军,执热{走中加参}{走中加覃}来。六龙驻长安,无风动浮埃。窗筠气烜赩,庭鹤羽摧颓。向晚蚊声号,轰轰渐成雷。径思去尘嚣,登临千丈台。披襟迎清飔,俯听惊鸿哀。仆羸不能驾,我马亦虺聩。闭关吟愁云,履迹乱苍苔。

秋天

芳日俄逢谷,空山未见花。因过处士宅,宛是野僧家。古井春无水,衡门晚带霞。釜鱼君莫叹,卜岁正盈车。

秋天

洞庭七十二峰,飞雪一千余丈。晨昏说法琅琅,谁谓卢公已往。元不往,在这里。优昙火里开,嗅著无香气。

秋天

客舍愁经百五春,雨余溪寺绿无尘。金花开处鞦韆鼓,粉颊谁家斗草人。水上碧桃流片段,梁间新燕语逡巡。高僧不饮客携酒,来劝先朝放逐臣。

秋天

高阁在清禁,长轩凭广虚。御幄閟图象,依然临幸余。翠甓布天路,黄帘分直庐。一雨清景早,稍凉秋兴初。解带就君坐,临床闚素书。山海所错出,飞潜类纷如。此语果虚实,遗编空卷舒。自笑正豕亥,更微注虫鱼。君材合远用,就此固已疏。如我乃斯幸,地闲容误居。竹影散良席,花香

秋天

军城临汉水,旌旆起春风。远思见江草,归心看塞鸿。野花沿古道,新叶映行宫。惟有诗兼酒,朝朝两不同。

秋天

延福池台荆棘深,上皇无复更登临。寂寥崇观当年事,愁绝关河万里心。

秋天

二二余年两年来,来宾莲幕主霜台。今吾犹是故吾尔,白眼岂须青眼哉。

秋天

算秋来景物,皆胜赏、况重阳。正露冷欲霜,烟轻不雨,玉宇开张。蜀人从来好事,遇良辰、不肯负时光。药市家家帘幕,酒楼处处丝簧。婆娑老子兴难忘。聊复与平章。也随分登高,茱萸缀席,菊蕊浮觞。明年未知谁健,笑杜陵、底事独凄凉。不道频开笑口,年年落帽何妨。

秋天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秋天

岁律峥嵘腊尽头,风吹朔雪到南州。三湖簸荡鲛鼍恐,七泽迷漫狐兔愁。狂客定回青雀舫,猎儿初试皂貂裘。江楼伏槛迎新霁,群玉峰前练带流。

秋天

言诗卜子夏,作赋马相如。三十六字母,文公之四书。知君便便中,自有一石渠。以貌失子羽,诸公其慎诸。

秋天

盛德归冥寞,斯文转寂寥。声名昭信史,功业在清朝。遗表祈天切,忠魂入地遥。九重思亮直,应作楚辞招。

秋天

玉軑华芝今省方,西风索索吹繖黄。汴京宫阙秋草长,望风屑涕心凄凉。袭粲用命嗟何尝,义军谁是竹园娘。黠羌何事追奔忙,大似浓薰返魂香。

秋天

苦谏将军总不知,几随烟焰作尘飞。东山居士何人识,惟有君王却许归。

秋天

陇首斜飞避弋鸿,颓云萧索见层空。汉宫夜结双茎露,阊阖凉生六幕风。湘女怨弦愁不禁,鄂君香被梦难穷。江边两桨连歌渡,惊散游鱼莲叶东。

秋天

蒲鞭渐弛,缿筒渐少,安用知他帘外。从今也莫察渊鱼,做到不忍欺田地。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大家赞祝太夫人,长伴取、鲁侯燕喜。

秋天

分班晓入翔鸾阙,直阁旁连浴凤池。彩笔闲批五色诏,好风时动万年枝。勒移钟阜惭归晚,称疾文园恨思迟。何事吾宗心倍喜,春塘梦彻寄新诗。

秋天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秋天

敝緼袍足蔽体,恶草具可享宾,犊车荣过九锡,鮓饭甘于八珍。

秋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