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清阁

追忆唯庵真可人,诗成咳唾笔如神。
使登是阁一快扫,当有银钩铁画新。

作品评述

《涵清阁》是宋代诗人陈知柔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涵清阁,追忆唯庵真可人,
咳唾笔,诗成如神。
使登是阁一快扫,
当有银钩铁画新。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名为涵清阁的地方,作者在其中追忆了一个叫唯庵的人,称赞他的才华出众。作者自称只要咳嗽一声,就能写下如神般的诗句。他期望自己能够在涵清阁中扫除尘埃,写出崭新的作品,用银钩和铁笔描绘出美丽的画面。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唯庵的敬仰和向往之情,以及他对自己诗才的自信和追求。作者通过描绘涵清阁和自己的愿景,展现了他对艺术创作和美好环境的向往。

在赏析上,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才华出众的人的赞美,以及对自身创作才能的信心。涵清阁象征着一个宁静幽雅的地方,作者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写出优美的诗句。银钩和铁画则暗示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要求,希望能够用精湛的技巧和灵感创作出新颖的作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才华和艺术创作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优美环境和精湛技巧的追求。它是一首富有表现力和情感的诗词作品。

诗词推荐

高阳有才子,负笈求晨饘。所趣少知者,其辞多慨然。樵妻竟谢绝,漂母尝哀怜。尚友古之人,于今犹壮年。

雨霁彩虹卧,半夜水明楼。太湖极目,四面水尽是天流。几点鲈乡莼浦,万里鲸波雪浪,掀舞小渔舟。金饼挂蟾魄,时景正中秋。钓纶轻,兰棹稳,笑王侯。一蓑一笠,得意何必美封留。纵使金章鼎贵,何似玉樽倾倒,一醉可消愁。玉女在何许,唤起与同游。

活法端知自结融,可须琢刻见玲珑。涪翁不作东莱死,安得斯文日再中。

绿云双亸插金翘。年纪正妖饶。汉妃束素,小蛮垂柳,都占洛城腰。锦屏春过衣初减,香雪暖凝消。试问当筵眼波恨,滴滴为谁娇。

尧考闻忧日,公身病瘁时。哀情知痛极,疾势转增危。梁坏将安放,天胡不憗遗。此为天下恸,未敢哭其私。

栖栖梅岭下,禁足老僧如。白发双亲泪,青灯一纸书。应门犹看汝,强饭莫思予。何事成乖隔,低头愧荷锄。

昊楚经年杀气凝,艰难国步涉春冰。义旗东下谁相似,誓楫中流我不能。水到南徐围铁瓮,山从北固抱金陵。捷音尚隔苍茫外,貂尾良弓足股肱。

京洛多年作意游,撇然归思满林丘。尘衣才洗吴中水,吟锡还寻海畔州。独夜挥弦泣山鬼,几旬谈妙动藩侯。孤云高迹真无定,又理轻装买客舟。

映水芙蓉簇绛霞,水边开宴坐临花。秋娘老去风流尽,系臂犹悬一缕纱。

君家天姥山前居,未办种竹先作图。不惟要与千户等,亦念岂可一日无。劲节虚心听霜露,细香静色宜风雨。玉版禅师得饱参,翠袖佳人定何许。津津喜气见眉间,准拟他年如此闲。可无嵇阮相往还,俗客傥来君掩关。

驱马春山去,山蹊绕涧斜。浅清沙岸水,疏瘦石岩花。放荡从生事,殷勤向物华。依微听鸡犬,深柳映人家。

落叶积莓苔,柴扉半不开。幽林云密覆,花鸟恨空来。

扬雄执戟虽久,陶令归田未能。眼看云山无奈,神伤簿领相仍。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楼外兰班晓斗垂,霜晴宫瓦湿琉璃。珠幢羽节严仙杖,桂酒椒浆洁祠仪。寒气导迎通律管,神光飞动属坛壝。定闻贾傅开良对,天子斋居待受釐。

绿树遶伊川,人行乱石间,寒云依晚日,白鸟向青山。路转香林出,僧归野渡闲。岩阿谁可访,兴尽复空还。

圃芋今年紫,篱枫昨日丹。开炉修故事,听雨说新寒。桔社重游阻,楸行再拜难。此时西望眼,衰涕不胜弹。

高柳长途送客吟,暗惊时序变鸣禽。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摇鞭喜入肥城界,桑柘阴浓麦浪深。

师到华阳洞,山华几度开。只应常救物,却遣世人来。

晨起凌严霜,恸哭临素帷。驾言百里途,恻怆复何为。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今者掩筠扉,但闻童稚悲。丈夫须出入,顾尔内无依。衔恨已酸骨,何况苦寒时。单车路萧条,回首长逶迟。飘风忽截野,嘹唳雁起飞。昔时同往路,独往今讵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