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许氏第会宿各赋四韵

雨夜销烦暑,林塘向夕幽。
庭虚惟久月,树冷欲生秋。
河北嗟新别,樽前念旧游。
若非逢胜会,何以解离忧。

作品评述

《雨夜许氏第会宿各赋四韵》是宋代文学家寇准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夜销烦暑,
细雨夜晚中消散了炎热的烦闷,
林塘向夕幽。
园林池塘在黄昏时分显得幽静。
庭虚惟久月,
庭院的空旷已经持续了很久,
树冷欲生秋。
树木逐渐变得寒冷,初秋的气息即将到来。

河北嗟新别,
我在河北地区叹息着新的离别,
樽前念旧游。
坐在酒杯前怀念过去的游玩。
若非逢胜会,
如果没有这次胜利的聚会,
何以解离忧。
又如何能够解除离愁之苦。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在雨夜中的凉爽与清幽之感。诗人通过描绘细雨夜晚,借以消散炎热的烦闷,展现出清新宜人的境界。诗中的林塘在夜晚更显得幽静,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受。庭院的空旷和树木的寒冷更进一步营造出初秋的氛围,唤起读者对季节变迁的感慨。

在第三、第四句中,诗人以河北地区的新别为背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之情。然而,他坐在酒杯前回忆过去的游玩,似乎希望通过这次胜利的聚会来解除离愁之苦。

整首诗词以雨夜为背景,巧妙地将情绪与自然景物相结合,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象和表达内心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离愁的痛苦感受以及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诗词推荐

寿历开金筴,皇欢奉玉颜。难谌天道远,忽怆帝乡还。敷德戎夷外,安民礼乐间。功崇超大禹,神穴枕稽山。

勤披莱子服,种汝奉高堂。汝自忘忧尔,吾忧未易忘。

山酝今朝熟,黄花老不香。沈阴千万里,何处有重阳。

而立年前髭未长,金台早已擅名场。法书笔下蛟龙□,□句胸中锦绣肠。斧藻一州事学校,枌榆卜舍近家乡。□□讲道相传授,不在槐花举子忙。

蒲璧邦家重,苍山道路深。剸裁知唾手,拊字勉劳心。通鉴家传学,迂书坐右箴。故人情谊重,赠别比南金。

于赫上嗣。毓德元良。崇贤既辟。驰道飞芳。仪刑震象。问望离方。夏戈秋钥。日就月将。

苜蓿花犹短,昌蒲叶未齐。更衣过柏谷,走马宿棠黎。逆旅聊怀玺,田间共门鸡。犹思饮云露,高举出虹蜺。

少年迷翰墨,无异虫蠹木。诸生程艺文,承诏当品目。床敷设箱篚,赋纳忽数束。变名混甲乙,誊写失句读。昼窗过白驹,夜几跋红烛。钩深思嘉鱼,攻璞愿良玉。谈天用一律,呻讯压重复。丝布涩难缝,快意忽破竹。圣言裨曲学,割衮缀邪幅。注金无全巧,窃发或中鹄。翟公辟痈老,薪槱

达人乐所乐,小智忧其忧。平生见飞鸢,常忆马少游。门前车骑喧,孰与园林幽。虚舟苟欲去,鸥鹭犹当留。

白发苍颜会帝乡,微云淡雨小重阳。一樽相属非无意,欲搅胸中书传香。

任道骄奢必败亡,且将繁盛悦嫔嫱。几千奁镜成楼柱,六十间云号殿廊。后主猎回初按乐,胡姬酒醒更新妆。绮罗堆里春风畔,年少多情一帝王。神器传时异至公,败亡安可怨匆匆。犯寒猎士朝频戮,告急军书夜不通。并部义旗遮日暗,邺城飞焰照天红。周朝将相还无体,宁死何须入铁笼。

人物风流真罕见,何须尘外求仙。绿龟千岁稳巢莲。醉倾金凿落,笑拥玉连娟。须信日边消息好,寒花也作春妍。笙歌乐地酒中天。功名无限事,都在寿觞前。

帝舜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当时珠泪垂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

贤哉征西将,幕府多俊人。筹议秉刀尺,话言在经纶。先鞭羡之子,走马辞咸秦。庭论许名实,数公当即真。行行弄文翰,婉婉光使臣。今者所从谁,不闻歌苦辛。黄云萧关道,白日惊沙尘。虏寇有时猎,汉兵行复巡。王师已无战,传檄奉良臣。

檐欹碧瓦拂倾梧,玉井声高转辘轳。肠断西楼惊稳梦,半留残月照啼乌。

馕事十年当结局,襟期千古举同牢。

一水鸣东西寺,春雨洗南北山。脚力未穷苍翠,梦魂曾听潺湲。

乃翁表里玉无瑕。浑是得天多。一生受用,不完全处,都补填他。郎君心念和平处,似得十分家。天何以报,重重印字,滴滴檐窠。

雪霁太阳津,城池表里春。河流添马颊,原色动龙鳞。万里独归客,一杯逢故人。登高向西望,关路正飞尘。

阖郡无男子,夫人可奈何。平生羞蔡琰,一死伴湘娥。门盍来旌表,邻应辍杵歌。潘郎家国恨,怪得鬓丝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