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陆龟蒙的《次幽独君韵(其二)》
拼音和注音
kū zhū bù xiāo sè , zhī gàn xū cuī wé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萧瑟:(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②(形)形容景色凄凉。[近]萧条。
崔嵬:(书)①(名)有石头的土山。②(形)高大:习习谷风,维山~。
枝干:1.树枝和树干。2.喻大宗与旁支。3.谓枝附于干。喻关系密切。4.支干。天干地支。
枯株:枯槁的根株。
陆龟蒙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原诗
落日送万古,秋声含七哀。
枯株不萧瑟,枝干虚崔嵬。
伊昔临大道,歌钟醉高台。
台今已平地,祗有春风回。
明月白草死,积阴荒陇摧。
圣贤亦如此,恸绝真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