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

十年依佛国,万里走天涯。
旧主无寻处,孤臣敢问家?何心婴组绶,有血滴袈裟。
寒食魂应寂,悲歌愧五蛇。

作品评述

《失题》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万州老僧。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年依佛国,
万里走天涯。
旧主无寻处,
孤臣敢问家?
何心婴组绶,
有血滴袈裟。
寒食魂应寂,
悲歌愧五蛇。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离散和孤独的感受,以及对过去的忠诚和对现实的困惑之情。诗中的主题涉及了追求信仰和忍受困苦的人生旅程,以及在面对无法寻找到的过去和对家的渴望时的内心挣扎。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十年依佛国,万里走天涯”描绘了作者在过去的十年中以佛教为依托,孤身走遍万里天涯的艰辛旅程。这些经历让他对世俗的执着逐渐消退,他开始反思自己曾经侍奉过的主人是否还存在于世上:“旧主无寻处,孤臣敢问家?”这种迷茫和追问彰显了作者对过去羁绊的思考和渴望回归的愿望。

下一句“何心婴组绶,有血滴袈裟”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组绶象征着官员的身份,袈裟则代表着僧侣的身份,作者通过这两个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纷争和不安。他感到自己的信仰与责任之间存在冲突,无法确定自己的身份和归属感。

接下来的两句“寒食魂应寂,悲歌愧五蛇”则传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内心的痛楚。寒食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魂应寂指的是自己的灵魂在这样的节日中感到寂寞孤单。悲歌愧五蛇则可能指的是作者对自己的失落和悲伤感到愧疚。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在旅途中的苦难和对归属感的思索,展现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同时,诗中运用了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意象,增添了诗词的深度和含义。

诗词推荐

猎猎旗幡过大荒,敕书犹带御烟香。滹沱河冻军回探,逻逤孤城雁著行。远寨风狂移帐幕,平沙日晚卧牛羊。早终册礼朝天阙,莫遣虬髭染塞霜。

长担犊车初入门,金牙新酝盈深樽。良人为渍木瓜粉,遮却红腮交午痕。最宜全幅碧鲛绡,自襞春罗等舞腰。未有长钱求邺锦,且令裁取一团娇。出意挑鬟一尺长,金为钿鸟簇钗梁。郁金种得花茸细,添入春衫领里香。

一春多雨慧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

不到禅林又几春,依然风景自清新。竹窗松迳幽深处,只有黄花认着人。

雨溟溟,风泠泠,老松瘦竹临烟汀。空江冷落野云重,村中鬼火微如星。夜惊溪上渔人起,滴沥篷声满愁耳。子规叫断独未眠,罨岸春涛打船尾。

戏衫抛了,下棚去、谁笑郭郎长袖。小小草庵无宝贝,何必神呵鬼守。黄奶篝灯,青奴拂榻,莫要他桃柳退之二妾。客来问字,此翁高卧摇首。仿佛曾子当年,商歌满屋,衣不完衿肘曾子捉衿而肘见。混沌若教休凿窍,巧历安知其寿。文叔故人,仲华几个,输与羊裘叟。浮生如寄,切身之物

尘到朝元边使急,千官夜发六龙回。辇前月照罗衫泪,马上风吹蜡烛灰。公主妆楼金锁涩,贵妃汤殿玉莲开。有时云外闻天乐,知是先皇沐浴来。

冒雪冲霜,迎风沐雨,得遇至人开悟。通微入妙,起死回生,可谓炼丹规矩。离坎相交,反覆阴阳,须藉木龙金虎。把乾坤鼎器,五行罗列,煅圭成土。玄妙处、种就黄芽,烧成丹药,此理向谁分诉。玻璃凤孕,碧玉龙珠,飞出瑞云深处。制电摇空,唬得三尸奔走,六贼逃去。显仙胎飞舞,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朔野正秋风,前程见碛鸿。日西身独远,山转路无穷。树隔高关断,沙连大漠空。君看河外将,早晚拟平戎。

相思吴越已经春,此日相逢啼渼新。世路销魂惟有别,君今况是泣珠人。

南州佳人号秀英,窃弄毛頴亲儒生。解衣傍若无我辈,疏梅矮竹真天成。公主朝妆弄眉墨,误作铅华污宫额。此君剑器藏锋釯,张颠缓出公孙娘。我来忽见惊心目,张八何生魏何熟。酒酣耳热且勿喧,为我殷勤写双幅。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奁镜平开碧四围,百重山里亦希奇。写成万古空明趣,只为中秋一首诗。

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象床玉手乱殷红,万草千花动凝碧。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春天衣著为君舞,蛱蝶飞来黄鹂语。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香汗轻尘污颜色,开新合故置何许。君不见才士汲引难,恐惧弃捐忍羁旅

平生江海心,宿昔具扁舟。岂惟青溪上,日傍柴门游。苍皇避乱兵,缅邈怀旧丘。邻人亦已非,野竹独修修。船舷不重扣,埋没已经秋。仰看西飞翼,下愧东逝流。故者或可掘,新者亦易求。所悲数奔窜,白屋难久留。

俎实具列,明德惟声。肃容祗与,神其降灵。

流苏斗帐泥金额。我亦花前客。谪仙标韵胜琼枝。一咏一觞、常是得追随。自从风借云帆便。冷落青楼宴。石桥风月也应猜。过尽中秋、不见晚归来。

所得非众语,众人那得知。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月阁欹眠夜,霜轩正坐时。沈思心更苦,恐作满头丝。

弱岁承苹藻,慈和内政惇。辛勤立门户,寿考见曾孙。宠秩官封贵,徽音琬琰存。新阡卜何许,当可万家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