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杰

天门夜上宾出日,万里红波半天赤。
归来平地看跳丸,一点黄金铸秋橘。
太华峰头作重九,天风吹灩黄花酒。
浩歌驰下腰带鞓,醉舞崩崖一挥手。
神游八极万缘虚,下视蚊雷隐污渠。
大千一息八十返,笑厉东海骑鲸鱼。
三韩王子西求法,凿齿弥天两勍敌。
过江风急浪如山,寄语舟人好看客。

作品评述

《送杨杰》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一个壮游远行的场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门夜上宾出日,
万里红波半天赤。
归来平地看跳丸,
一点黄金铸秋橘。
太华峰头作重九,
天风吹灩黄花酒。
浩歌驰下腰带鞓,
醉舞崩崖一挥手。
神游八极万缘虚,
下视蚊雷隐污渠。
大千一息八十返,
笑厉东海骑鲸鱼。
三韩王子西求法,
凿齿弥天两勍敌。
过江风急浪如山,
寄语舟人好看客。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别送别的场景。诗人苏轼以华丽、奇幻的笔触,表现了杨杰远行的壮游情景,以及诗人对他的祝福和送别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擅长的豪放洒脱的风格写成,展示了他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界的独特观察和感悟。

首句以天门夜上宾出日的景象开篇,描绘了日出时的壮丽景色。接着,诗人以"万里红波半天赤"的形象,形容了辽阔的红霞如海洋般的壮丽景象。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杨杰归来的情景,他平地观赏着跳丸,一点金光镀在秋橘上。这里的跳丸和秋橘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物,表达了归来的喜悦和丰收的欢愉。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通过描写太华山、黄花酒、醉舞、崩崖等形象,展示了杨杰在远行中的豪情壮志和无拘无束的心境。

接着,诗人描绘了杨杰神游八极,俯瞰着蚊雷和污渠。这里的八极是指天地间的无边境界,表达了杨杰超凡脱俗、开阔胸怀的境界。

最后几句以夸张的形象描绘了杨杰的归来,他一息之间跨越大千世界,笑傲东海,骑着鲸鱼。这里的东海和鲸鱼都是中国神话中的寓意象征,表达了杨杰的豪情和追求。

整首诗词以其奇幻的意象和豪放的笔调,展现了苏轼对杨杰的赞颂和深情的送别之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壮游和追求自由的向往和推崇。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顶有丹砂, 服具玄明,云胡作奴。想风霜搏击,不如一鹗,

叶扁舟,睡江南烟雨。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余壬寅岁,留上京,有北京伶妇御园秀之属,相从风雪中,恨此曲无续之者。且谓前后多亲炙士大夫,拘於韵度,如第一个父字,便难下语,又甚也有安排我处,甚字必须去声字,我字必须上声这,

欣欣笑口向西风,喷出玄珠颗颗同。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调桨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鼎餗也应加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

闲倚前荣小扇车。晚妆无力亸云鸦。凝情香落一庭花。笑挽清风归玉枕,懒随缺月傍窗纱。羞红两脸上娇霞。

艾杼灭浇殪,方召平夷蛮。夏书纪少康,小雅咏周宣。茂烈盖当代,休声垂亿年。君臣今望之,犹若神人然。皇天昔降乱,国步多艰辛。海宇政摇荡,封疆托大臣。召旻歌卒章,三复徒怆神。寇攘有厚赏,山林多贱贫。小夫矜宠秩,持以傲寒士。达人每大观,讵肯屈其志。从人畏损名,不从

日出东篱黄雀惊,雪销春动草芽生。土坡平慢陂田阔,横载童儿带犊行。

夜倚临溪店,怀乡独苦吟。月当山顶出,星倚水湄沈。雾气渔灯冷,钟声谷寺深。一城人悄悄,琪树宿仙禽。

一宿分明不易投,老拳要觅死冤仇。不应荒却娘生也,自是无人敢出头。

隐侯故事许谁传,领略江山付谪仙。虹抱子城增面势,晕飞杰栋跨风烟。旧题压倒三千首,壮观追还七百年。我老登临无好语,倚栏终日愧前贤。

子云无由归,俯首天禄阁。君平独西南,抗颜观寥廓。无猜到沉冥,有故惊寂寞。用心岂心殊,拘肆事终各。

残暑何时退,秋风日夜生。已嫌湘簟冷,稍觉楚天清。山路晴犹湿,星河夜自明。时闻梧叶落,一似打门声。

久旱偶成雨,方喜慰愁苦。虽能敛尘土,不能救禾黍。

春榜连题千佛经,两藩交辟滞弓旌。幕中仍是红莲客,门下今为玉筍生。林逗楚风披醉衽,浪摇淮月渍离缨。归来上赋趋行在,足继西豪旧弟兄。

今年病过春,得健春欲尽;更堪风雨横,红湿栖绿润。一笑本自难,造物复尔吝。榆荚堆平阶,柳絮飞作阵。尘埃生破榼,霜雪满衰鬓。平生慕陶谢,著语终不近。

强读诗书叹白头,一官飘泊寄东周。匏瓜有系身难去,人足无音境更幽。晚接贤豪宽病思,老将文字写离忧。相思一夕亲谈笑,梦断云山相对愁。

五更起望大洋东,远水摇苍日涌红。暘谷初开群蛰起,咸池一洗万尘空。顿令秽浊河沙界,都入光明宝藏中。事了不知功小大,列仙谁是狄梁公。

匆匆宁不恨飘零,转更分岐过别汀。世事总如迂曲路,年华都付短长亭。冢桃褪蘂无人色,社栎盘根作鬼形。心自感伤人岂识,回头犹顾岘山青。

穷经知国更知兵,梁楚中间播此声。唐幕亟招温处士,汉廷徐策董先生。平时未识人贤否,用处方关国重轻。露布便多机事少,寄书因到武昌城。

冰峰撑空寒矗矗,云凝水冻埋海陆。杀物之性,伤人之欲。既不能断绝蒺藜荆棘之根株,又不能展凤凰麒麟之拳跼.如此,则何如为和煦,为膏雨,自然天下之荣枯,融融于万户。

何年商颢澄中秋,中光列籍稀校雠。冰轮充满不复玷,玉斧弃置无烦修。虾蟇遁走兔老黠,历历可认浑银楼。扬光厌倦落尺眼,臭黄涨雾给蜉蝣。收芒转彩向林壑,孕秀石腹非周锼。夜深辉怪想出没,肯混瓦砾埋荒幽。埋神竦踊竞持护,山鬼睥睨潜惊媮。扶疎桧影亦透入,非假幻化人能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