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正有感二首

忆昔吾乡入首正,衩衣街断小书生。
紫衫来去今无几,恰似当年冠带行。

作品评述

《首正有感二首》是宋代诗人陈藻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回忆起自己年少时在首正经历的情景,并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忆起昔日在我故乡来到首正,
街道上衣衫单薄的年轻文人。
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身穿紫衣的人了,
仿佛当年那些高贵的风采已经消逝。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年少时在首正的情景,带给读者一种怀旧之情。诗中的"首正"是指首阳山,而"衩衣街"则指山下的一条街道,这里可能是古代文人士子集聚的地方。作者以自己年少时的经历为起点,借景抒发了对过去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紫衫"象征着当时社会上的高官显贵,而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他们了。这种转变使得诗人感触颇深,他用"恰似当年冠带行"来形容过去的风采已经不再。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深的怀旧情感,展示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曾经的荣耀的思念之情。读者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更迭,以及对过去岁月的珍惜和对人生变迁的深切感慨。

这首诗既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又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引发读者对自身经历和人生轨迹的思考。它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无奈和对曾经辉煌的怀念,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诗词推荐

山阴老道士,寄情鱼鸟中。幽户绿萝月,孤舟白苹风。岂无小瓮熟,尊杓谁与同?邂逅得知心,一见叹犹龙。

乘兴上东山,天风拂壮颜。七星连地脉,一窍透天关。玄鹤何年去,丹炉尽日閒。我因厌尘俗,到此不知还。

九日登高,倚楼人在秋空半。汝江如练。碧影涵云巘。醉看茱萸,定是明年健。清尊满。菊花黄浅。偏入陶潜眼。

化塔龙山起,中天凤辇迂。彩旒牵画刹,杂佩冒香萸。宝叶擎千座,金英渍百盂。秋云飘圣藻,霄极捧连珠。

寺古专宜僻,居深自作幽。兴来宁惮远,句苦不缘愁。逸气无前足,虚怀不系舟。逢人难晤语,冒雨亦相求。

洛阳旧谱隔芳园,姚魏寻香作返魂。端为名花肯迂路,定知春色落深村。日中半醉如含恨,雨后幽姿未忍言。上怨分明有余地,野芹何独溯金门。

败荷枯苇夕阳天。时节渐阑珊。独泛扁舟归去,老来不耐霜寒。平生志气,消磨尽也,留得苍颜。寄语山中麋鹿,断云相次东还。

点点新萍贴水,蒙蒙乱絮索风。尽日推琴默坐,有人池上亭中。

乱世功名易,幽人愧素餐。草深迷乳兔,弓燥泣飞鸾。燐火排窗入,溪声带雨寒。行吟殊足乐,回首羡弹冠。

携符拜州守,半舍度微径。有僧谒道傍,云我迓邑令。因徐指丛林,佛宇颇严净。愿驱大夫马,一宿憩征镫。我生嗜烟萝,闻此惬幽兴。乃留验僧言,金碧果晖映。舍策游上方,尘襟觉疏莹。山气乱朝暮,谷响答钟磬。清风中宵来,云斂月垂镜。微吟不知旦,坐席若初定。遂行登修涂,回首

昔有嵇氏子,龙章而凤姿。手挥五弦罢,聊复一樽持。但取性淡泊,不知味醇醨.兹器不复见,家家唯玉卮。

上林春暮紫英开,组绣成帷荫玉阶。艳逐晨光随时步武,香和轻翠透襟怀。生成泽广时芳茂,鱼水情通乐韵谐。禁篽年年陪睿赏,何时梁甫奉燔柴。

岁晏物景薄,层阴向晚饶。轻云隐微月,残雪栖枯条。夫君有高适,顾我慰寂寥。潇洒开北堂,拂榻延良宵。前几陈古书,坐见千载遥。间亦发新句,幽思含九韶。神明静外照,念虑醉中消。扬雄戎丹轂,颜子安一瓢。良玉不火变,翠柏宁霜彫。此心固独往,声利讵得招。罏灰寒更劃,灯灺

远山微剩黛,近岛澹留青。海若收城市,鲛人掩户庭。宿云如待曙,归汐解藏灵。日母东巡至,余将摄太宁。

银章朱绂照云骢,六换鱼书惠化崇。瑶树忽倾沧海里,醉乡翻在夜台中。东山妓逐飞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曾是绮罗筵上客,一来长恸向春风。

龌龊常谈笑老生,丈夫失意合躬耕。天涯怀友月千里,灯下读书鸡一鸣。事去大床空独卧,时来竖子或成名。春芜何限英雄骨,白发萧萧未用惊。

绿尊翠勺,约秋风、一醉小楼先月。谁取宝奁奔帝所,深琐玉华宫阙。老桂香寒,疏桐云重,生怕金蛇掣。那知天柱,一峰别与天接。我欲飞佩重游,置之衣袖,照我襟怀雪。玉斧难藏修月手,待做明宵清绝。天地无尘,山河有影,了不遗毫发。举杯相属,唤谁笺与天说。

觌面相见,不在多端。龙蛇易辨,衲子难瞒。金槌影动,宝剑光寒。直下来也,急著眼看。

第三闸外看征帆,闸鴃帆轻似箭奔。此去直挨湖北岸,吾庐正在水边村。送公便作还家想,何日真酬去国言。最是别来情味恶,州桥每到误窥门。

门前杨柳绿成阴。翠坞笼香径自深。迟日暖熏芳草眼,好风轻撼落花心。无多春恨莺难语,最晚朝眠蝶易寻。惟有狂醒不相贷,酿成憔悴到如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