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对月

一片瑶光万里开,停杯追忆谪仙才。
寻常明月不易见,如此中秋能几来。
零落故人非白社,登临何地不瑶台。
欲招黄鹤临风去,为问霓裳安在哉。

作品评述

《中秋对月》是宋代文人史嵩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片瑶光万里开,
停杯追忆谪仙才。
寻常明月不易见,
如此中秋能几来。
零落故人非白社,
登临何地不瑶台。
欲招黄鹤临风去,
为问霓裳安在哉。

诗意和赏析:
《中秋对月》以中秋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幸福的向往。

诗的首句 “一片瑶光万里开” 描绘了明亮的月光辉映下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隐喻了情感的高涨。停杯追忆谪仙才”,诗人停止手中的杯盏,追忆自己的仙才之路。谪仙才指的是诗人自认为自己在仙人的境地已升华,已经脱离凡尘。

接下来,诗人提到寻常明月不易见,强调自己能够在中秋之夜欣赏到如此美丽的月光是何等的难得。诗人之所以用“如此中秋能几来”,是再次表达他对这美好时刻的珍视和回味。

接着,诗人提到了“零落故人非白社”,白社是一个古代仙山的名称,故人们已经离去,散落在各个地方,与这个名胜之地分隔。而“登临何地不瑶台”则是说不管身处何地,只要抬头仰望明月,都能够进入祥和的仙境,感受到“瑶台”的美妙。

最后的两句 “欲招黄鹤临风去,为问霓裳安在哉”表达了诗人对与自然媲美的黄鹤的向往,以及对霓裳(传说中仙女佩戴的彩云裳)的寻觅。这两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自己希望成为仙人的愿望和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诗词推荐

南游客人妙高峰,拄杖敲冰袖障风。卷起面前帘看雪,烟鬟浑插玉珑{左王右匆}。

孤舸凭幽窗,清波逼面凉。举头还有碍,低眼即无妨。瞥过沙禽翠,斜分夕照光。何时到山寺,上阁看江乡。

西南六诏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部落支离君长贱,比诸夷狄为幽冗。犬戎强盛频侵削,降有愤心战无勇。夜防抄盗保深山,朝望烟尘上高冢。鸟道绳桥来款附,非因慕化因危悚。清平官系金呿嵯,求天叩地持双珙。益州大将韦令公,顷实遭时定汧陇。自居剧镇无他绩,幸得蛮来固恩宠。

听履星辰北斗寒,三能只隔寸云间。周家冢宰均四海,汉制尚书本百官。鵷鹭班齐瞻进步,凤凰池近却飞还。河图冠出西清上,莫作寻常五马看。

蔷薇难比况金沙,一种风标富贵家。我有公评君记取,惜花须惜海棠花。

临砌复临流,栽初尚未稠。长因带风雨,远似在汀洲。静閒宜红蓼,闲栖称白鸥。前春应更好,江上梦潜休。

那堪雨后更闻蝉,溪隔重湖路七千。忆昔故园杨柳岸,全家送上渡头船。

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听罢无他计,相思又一篇。

海棠开后雨冥绵,寒食清明又一年。胜赏挨排三月朔,嫩晴将息百花天。山光水色供图障,燕语莺声助管弦。我自吟边闲拄颊,笑人陌上拾花钿。

遗编坐罢披三豕,小轴行当倦伍禽。谦肆有徵常遇困,刀圭无状为攻深。长卿痟渴应难奈,玄晏清羸已不禁。约缚隐囊聊阁膝,忘怀未得是微吟。

伯仲之间竹与梅,魏姚声价浪崔嵬。虽然亦混鱼虾处,风度自从丘壑来。

闲门横古塘,红树已惊霜。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孤烟起蜗舍,飞鹭下渔梁。唯有田家事,依依似故乡。

蓬山阁上冠群贤,出拥朱放浙水边。但看两州歌善政,宜膺多福享遐年。当生自是长生佛,未老应数不老仙。寿杯肯向人间饮,摧傍莲峰玉井倾。

休日文书得小闲,试寻高处凭阑干。落花芳草不胜恨,细雨斜风都是寒。

扬州梅发莫依依,曾得何郎一首诗。谩有渡江来小庾,始从今日得佳辞。

别都制度拟王畿,双阙迢峣望太微。万乘旗常难望幸,九天楼观自相辉。百年龙虎兴王气,万雉金汤却敌威。一梦江南尚淹泊,风尘似欲变征衣。

菊花秋开只一种,意远不随桃与梅。游人有几爱孤淡,零落野水空岩隈。层层露萼间枝叶,金靥万个围苍苔。直从陶令酷爱尚,始有我见心眼开。为怜清香与正色,欲搴更惜常徘徊。当携玉轸就花醉,一饮不辞三百杯。

洞门寂寂昼常阴,谁识行天济物心。金翅影沉超永劫,玉毫光现契圆音。滂沱普润三千界,叆叇浓兴一万寻。天子六龙方在御,不应头角閟幽深。

碧玉枝柯柑橘林,开花结子未成金。何当烂熟经霜露,更约提壶一访寻。

江头洲渚晚阳斜,宿雁已复取圆沙。老子尚堪巾屦在,凭君著意问梅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