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旧宫贤相筑,新苑圣君来。
运改城隍变,年深栋宇摧。
后池无复水,前殿久成灰。
莫辨祈风观,空传承露杯。
宸心千载合,睿律九韵开。
今日联章处,犹疑上柏台。

作品评述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诗。该诗描绘了长安故城未央宫的破败景象,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

中文译文:
旧宫贤相筑,
新苑圣君来。
运改城隍变,
年深栋宇摧。
后池无复水,
前殿久成灰。
莫辨祈风观,
空传承露杯。
宸心千载合,
睿律九韵开。
今日联章处,
犹疑上柏台。

诗意和赏析:
该诗以未央宫为背景,揭示了历史的更迭和时光的变迁。诗中旧宫代表过去的辉煌时期,贤相筑宫象征着昔日的繁荣;而新苑则代表着现君的到来,圣君的到来给这座宫殿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然而,诗人在描绘未央宫时却表达了失落和遗憾之情。运改城隍变,指的是城市的变迁带来了宫殿的破败;年深栋宇摧,描述了多年的风雨侵蚀,致使宫殿逐渐倒塌。后池干涸、前殿成为灰烬,写出了宫殿已成废墟的景象。

诗的最后两句,莫辨祈风观,空传承露杯,表达了对古代神话中的赐雨、祈风神殿的怀念,现实中已无法辨认和感受到。而宸心千载合,睿律九韵开,表示希望将来能够重建宫殿,以传承古代的美好和文化。

整首诗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充满了深情和沉思,诗人通过描绘未央宫的破败,对过去的辉煌进行了追忆,并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和渴望。

作者介绍

李峤,字巨山,赵州贊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臺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庐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不知今夜越台上,望见瀛洲方丈无。

江头千骑肃傅呼,五马东来侍板舆。賸欲平反供母笑,不妨宽大奉君书。凝香堂上荣何限,戏彩图中画不如。底事乘鸾天上去,固教遗恨满乡闾。

众鸟高飞云去闲,相看只有敬亭山。孤标尚想风尘外,佳句长留天地间。影落金牛撩客恨,手摩玉兔练仙颜。故山风月非人世,何事骑鲸去不还。

甘雨祈三日,香云捧一龛。依归甘露灭,珍重蔚头蓝。官事何当了,枯禅且罢参。莲花初出水,朝日借红酣。

耕云老子久相期,同赋山中莺燕诗。可惜我来迟数日,牡丹过了有花时。

夜宿荒村曰范田,声声频滴屋檐前。朝来揭起柴扉看,满目青山白玉巅。

秋水通沟洫,城隅进小船。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雨浥浮梁逗碧纱,短更催睡不停挝。一声雁带塞愁过,八月槎随乡信赊。别后故人频入梦,秋来燕子已还家。相逢却喜诗无恙,醉墨淋漓黑老鸦。

浊醪能使客忘家,屈指归期已有涯。鱼化昨宵惊细雨,鹿鸣他日饮寒花。已谙江上肴蔬薄,莫笑衙前鼓笛哗。太守况兼乡曲旧,会须投辖止行车。

病眼逢书不敢开,春泥谢客亦无来。更无短计销长日,且遶栏干一百回。

色深乍擣守宫红,片细俄随蛱蝶风。到得离披无意绪,精神全在半开中。

红窗寂寂无人语,暗淡梨花雨。绣罗纹地粉新描,博山香炷旋抽条,睡魂销天涯一去无消息,终日长相忆。教人相忆几时休?不堪枨触别离愁,泪还流。好风微揭帘旌起,金翼鸾相倚。翠檐愁听乳禽声,此时春态暗关情,独难平画堂流水空相翳,一穗香摇曳。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

陌上尘飞敕使来,亲传天语贺元台。门庭如水无珍献,惟有黄华伴寿杯。

山崦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萧然门巷无人到,三两孙随白发翁。

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两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

长淮饯落日,圆光正如赭。倾红注流波,殊景不可写。淮水自西流,黄河从北下。并合向东行,终年无停泻。哀此千里客,春至复已夏。独立空惆怅,所与晤言寡。

寿岳名标自古今,万年松矮翠成阴。东篱采菊悠然见,珍重渊明眼有筋。

天童铁臭老拳头,打杀江湖水牯牛。夜深忽然生个卵,天明推出大日头。晒{左日右良}诸人烝湿处,免教行步滑如油。

我与丹青两幻身,世间流转会成尘。但知此物非他物,莫问今人犹昔人。

布鼓当轩为击来,卧龙惊起出岩隈。千峰秀色凭谁写,一带灯江古镜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