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乔观兵书图

共凭花几倚新妆,玉女《阴符》读几行。
铜雀那能锁春色,解将奇策教周郎。

作品评述

《二乔观兵书图》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二乔(指赵云和黄承儿)观看兵书图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应对的能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共凭花几倚新妆,
玉女《阴符》读几行。
铜雀那能锁春色,
解将奇策教周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二乔观看兵书图的场景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二乔的智慧和才情。

首句“共凭花几倚新妆”,表达了二乔共同依靠花朵作为背景,展示他们的美丽和妆扮。这里的花朵可以理解为美丽的女子,也可以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第二句“玉女《阴符》读几行”,指的是二乔在阅读《阴符经》这本兵书。《阴符经》是一本古代兵法书籍,被认为是智慧和策略的象征。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二乔对兵法的熟悉和精通。

第三句“铜雀那能锁春色”,铜雀是古代的一种锁具,这里用来比喻铜雀无法阻挡春天的到来,意味着美好的事物无法被束缚。这句诗也可以理解为二乔的美貌和才情无法被束缚,展现了他们的自由和独立。

最后一句“解将奇策教周郎”,指的是二乔将自己的奇策传授给了周瑜。周瑜是三国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这里通过二乔传授奇策给周瑜,表达了他们的智慧和胆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二乔的美貌、智慧和胆识。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智慧的赞美。

诗词推荐

不求田二顷,只种桂为仁。坐与兹山对,静中天地春。

衰疾常怀土,郊园欲掩扉。虽知明目地,不及有身归。巩树秋阴遍,伊原霁色微。此生看白首,良愿已应违。

千山郁密处,凉飘洗夏热。今日正当眼,利剑是镔铁。

向人说葬又谈空,郭璞瞿昙并入宗。背得山经如诵呪,顶将禅笠去寻龙。遍为檀越裁生圹,顶定公侯出某峰。想亦自营归寂处,一丘卵塔种青松。

带月出寒浦,残星浸水濆。帆开风色正,舟急浪花分。雾气横江白,鸡声隔岸闻。天晴建业近,锺岫起孤云。

云海茫茫,何人寻得春归处。年年迟暮。不逐春归去。何日真归,历历江湖路。舟横渡。青山无数。醉吸荷心露。

三山有琼树,霜雪色逾新。始自风尘交,中结绸缪姻。西掖方掌诰,南宫复司春。夕燕华池月,朝奉玉阶尘。众宝归和氏,吹嘘多俊人。群公共然诺,声问迈时伦。孤鸿既高举,燕雀在荆榛。翔集且不同,岂不欲殷勤。一旦迁南郡,江湖渺无垠。宠辱良未定,君子岂缁磷。寒暑已推斥,别离

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始随张校尉,召募到河源。后逐李轻车,追虏出塞垣。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肌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昔如鞲上鹰,今似

江流去不定,山石来无穷。步步有胜处,水清石玲珑。安得扁舟系绝壁,卧听渔童吹短笛。弄水看山到月明,过尽行人不相识。

黄精未有积雪,晚菘犹带寒烟。虽辜主父九鼎,不减何郎万钱。

轧轧飞车入翠微,人於妙处未深知。自从标榜新拈掇,碎却山桥一段奇。

竹床花簟坐萧闲,好是侬家销夏湾。谁道屏风无九叠,彩云飞作洞庭山。

南国家家漾彩{左舟右灵},芙蕖远近日微明。梁山泊里逢花发,忽忆吴兴十里行。

子规啼罢百舌鸣,东窗卧听无数声。山空人静响更切,月落杏花天未明。

天寒云气阴,地阔江岸敞。鼓动风势狂,掀簸浪头长。单绳缆扁舟,避雨宿深港。上有阿兰若,危铃作孤响。一夜魂梦寒,乡国劳远想。清霜作朝晴,舟师动帆桨。

〔熙宁十年,诏以龙山废佛祠为表忠观。元丰二年,通教自杭来,见予于吴兴。问:“观亦卒工乎?”曰:“未也,杭人比岁不登,莫有助我者。”余曰:“异哉,杭人重施轻财,是不独为福田也,将自托于不朽,今岁成矣,子其行乎?”及还,作诗送之。”〕先王旧德在民心,著令称忠上

从上爪牙,千差万别。截鹤续凫,伤龟恕鳖。拄杖子,不入这保社。顢顢頇頇,跛跛挈挈。有眼如盲,有舌如结。静倚松根,憨眠不彻。佛法从教烂似泥。不说不说。

野庙荒芜倒掩扉,寂寥香火客来稀。年年归燕相看觑,空滴春泥损画衣。

雨过山林近暮钟,片怀寂寂对孤松。夜深笛怨梅花落,月照人间睡正浓。

石铓如剑梦犹危,风帽桥边且任吹。山送落晖应恨速,月临归路不妨迟,欲从此夕颓如醉,试问明年健者谁。一笑樽前俱是客,可堪摇动菊花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