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陵海月潮卷

太阴朔望有盈志,海外随之互消长。
夜半秦淮勇月来,一轮耸挂钟山上。
山中那得有潮音,尊师鼻息如雷响。

作品评述

诗词:《题金陵海月潮卷》
朝代:宋代
作者:陆文圭

中文译文:
太阴朔望有盈志,
海外随之互消长。
夜半秦淮勇月来,
一轮耸挂钟山上。
山中那得有潮音,
尊师鼻息如雷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金陵(现在的南京)的景色,以及海月潮卷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表达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美丽,以及对师长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夜晚的景色为背景,运用了太阴朔望和海月潮卷的意象,将天象与地理景观相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夜晚的金陵,海外的潮汐随着朔望的变化而涨落,形成了壮观的景象。夜半时分,勇猛的月亮升起,高悬在钟山上,给人以庄严威武之感。然而,山中却无法感受到海潮的声音,只能听到尊师的呼吸声,如雷鸣般响亮。这里表达了对师长的崇敬之情,将大自然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彰显了作者对师长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赞美和对师长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运用比喻和意象的手法,赋予了诗中景物以情感和意义,使诗歌更富有层次和韵味。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高阳狂生六十馀,入谒自通臣博徒。刘季嫚士如庸奴,对客濯足以两姝。生云足下扶义初,奈何不礼长者乎。隆准一笑延坐隅,与随何辈载后车。刻六国印识尤迂,向微留侯几误渠。胡雏闻人说汉书,千载而下犹揶揄。掉舌所得良区区,投身沸鼎何其愚。呜呼!博徒果不贤腐儒。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

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多应天意不教长,恁恐把、欢娱容易。

天晴白云高,乔木荫初暑。久客倦红尘,爱此崖寺古。时危僧饭少,日晏无钟鼓。下马憩幽轩,光风转林莽。新竹雨来香,余花夏方吐。避地适三巴,精蓝暂延伫。回忆鹿门游,淫淫涕如雨。

访旧乌溪畔,空林别戍闲。凿池通暗水,移石垒高山。微雨秋云后,疏花夕照间。平生爱幽寂,于此欲忘还。

多少楼台好风月,乐声香气更无空。

翠盖千重,青钱万叠,雨余绿涨银塘。藕花无数,高下斗芬芳。浑似华清赐浴,温泉滑、洗出真香。何妨更,合欢连理,高压万芝祥。风流,贤太守,当年奏瑞,盛事名堂。好是琉璃池上,一片宫妆。况有薰风解愠,流霞泛、丝竹成行。依莲暇,联珠唱玉,应不愧金相。

日饮金屑泉,少当千馀岁。翠凤翊文螭,羽节朝玉帝。

罗縠单衣。可裂而绝。三尺屏风。可超而越。鹿虑之剑。可负而拔。

瘦马风埃里,萧疏分亦安。閒趋京兆尹,冷甚广文官。锦绣颁诗句,松筠映岁寒。天边师坐阔,南望只长叹。

一坐据梧床刃消,五星竞耀烛秋宵。扫厅禁近延僧孺,孰谓诗书避赋繇。

玉殿龙墀元会日,千官拜舞奉尧樽。问周大老今安在,叹鲁灵光尚独存。次对职清褒橐从,中书君秃愧□□。自怜洛社归差晚,旧话无人可共论。

江南自好筑金台,何事风花堕向淮。若使两遭豺虎手,而今玉也有谁埋。

廷评年少法家流,心似澄江月正秋。学究天人知远识,权分盐铁许良筹。春风忆酒乌家近,好月论禅谢寺幽。清白比来谁见赏,怜君独有富人侯。

商君要术惟强国,孟子深心肯信书,大抵空言是糟粕,斲轮甘苦定何如。

厮守许多时价。谁信一筹一画。相送到矾园,赢得泪珠如泻。挥洒。挥洒。将底江州司马。

弈世英髦命世贤,悬弧时节早秋天。蟾光望处将三五,凤历推来恰半千。功向清朝终突兀,寿同皇祚合连延。预愁来岁逢今日,不得中书献此篇。

非不非,是不是。建立则乖张,扫除则失旨。德山临际出来,换却髑髅裹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