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客吟

说者从来太过乎,道须能卷又能舒。
人间好事不常有,天下奇才何处无。
年近从心唯策杖,诗逢得意便操觚。
快心亦恐诗拘束,更把狂诗大字书。

作品评述

《答客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答客吟

过去的人常常过分,
道理应该能卷也能舒。
世间美好的事情不常有,
天下间的奇才何处没有。

年纪渐近只需拄着拐杖,
当诗遇到得意时便提笔。
但快意也害怕诗的束缚,
更要写下狂诗的大字。

诗意:
《答客吟》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诗歌创作的一些思考。作者在诗中指出,过去的人往往过分地追求一种极致,但实际上,道理和人生都应该能够灵活地变化,既能卷起来,也能舒展开来。作者同时认为,世间美好的事情并不经常发生,而天下间却无处不有奇才。这种观点体现了对人生现实的一种理性看法。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心境和写诗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作者年纪渐长,只需拄着拐杖,这是一种生活的姿态,也是对于岁月的接纳。当作者遇到写作上的得意之时,便提笔写下自己的诗句。然而,作者同时也担心快意会限制诗的表达,于是更加追求写下狂诗的豪放和大字的气势。

赏析:
《答客吟》这首诗词在表达中融合了对人生和诗歌创作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和诗歌追求的个人见解。

首先,诗中作者强调了灵活变通的重要性。他认为过去的人往往过分追求极致,而实际上,人生和道理都应该能够灵活地变化。这种看法体现了对于人生现实的一种理性态度,既不过分追求,也不过分放弃,而是把握好度,做到卷舒自如。

其次,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心境和写作的态度,表达了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作者认为世间美好的事情并不经常发生,但天下间却无处不有奇才。这种观点凸显了作者对于人才的肯定和尊重,也暗示了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苦心和努力。

最后,作者在诗的结尾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年纪渐长,作者以拄着拐杖为喻,展示了对于岁月的接受和平和的生活态度。当作者遇到写作的得意之时,他会提笔写下自己的诗句。然而,作者同时也担心快意会限制诗的表达,因此更加追求写下狂诗的豪放和大字的气势。这种追求体现了作者对于诗歌表达的自由和个性化的追求。

总体而言,《答客吟》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生和诗歌创作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灵活变通、人才的肯定和尊重,以及对于诗歌创作自由和个性化的追求。这首诗词既包含了对于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追求和热爱。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诗词推荐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大人具大见,大智得大用。一举定千差,百发而百中。密赞中兴业,了无毫末共。福如沧海寿如山,赫赫声名继前踵。

前湖後湖水,初夏半夏凉。夜阑乡梦破,一雁度衡阳。

诸老俱尘土,令予双泪流。几年能再见,一气故应休。江左衣冠尽,人间翰墨留。空山茅屋底,野史属谁修。

主人何处独裴回,流水自流花自开。若见故交皆散去,即应新燕不归来。入门缭绕穿荒竹,坐石逡巡染绿苔。应是曾经恶风雨,修桐半折损琴材。

八十身犹健,生涯学灌园。溪风吹短褐,村雨暗衡门。眼正魔军怖,心安疾竖奔。午窗无一事,梨枣弄诸孙。

征鸿回北。正雪洗烧痕,千岩匀绿。鱼纵新漪,梅繁断岸,春到鉴湖一曲。满城绣帘珠幌,暖响聒天丝竹。渐向晚,放芙蕖千顷,交辉华烛。贤牧。棠阴静,康阜政成,褒诏来黄屋。玉笋光寒,紫荷香润,人道此装须趣。且出催花银漏,恣饮宝觥醽醁。向明岁,看传柑归去,腰横金粟。

嘒嘒蜩鸣柳,飞飞燕拂帘。尧阶无一事,象戏战斜尖。

贾谊治安策,虚劳渎圣明。人民正凋瘵,豺虎恣纵横。白水沈南国,青山没上京。吾儒无可奈,老泪向天倾。

云叶垂鸡竿,雪花眩鸾旗。一天丰年意,飘入万寿卮。茫茫玉妃班,影乱千官仪。也知楼头喜,舞态方自持。教坊可怜女,面赤婆娑时。天公一笑罢,未觉风来迟。小儒惊伟观,到笏不敢吹。归家得细说,平分遗妻儿。茅檐玉三尺,坐玩可乐饥。生活太阳能冷淡,侑以一篇诗。

坐看南北与西东,远近无非礼义中。一县繁花香送雨,五株垂柳绿牵风。寒涛背海喧还静,驿路穿林断复通。仲叔受恩多感恋,裴回却怕酒壶空。

髮长无心剃,衣破无心补。大洪山上有贼,大洪山下有虎。非但白刃杀尽儿孙,更能一口吞却佛祖。

荦确莳籼米,浅清钓鲦鱼。兹事不在多,克俭即有余。俯仰六十载,山城八迁居。忆昔罢阃幕,始有此屋庐。鞠躬畚瓦砾,流汗薅茅苴。前后列花果,左右环图书。谁令厕朝士,又驾太守车。大兵革宇宙,乘时沸猱狙。斸掘坏畦径,抉偷夷庭除。厨荒败炊爨,室空移贮储。归来问邻旧,死徒

饮酒不尽觞,观棋不竟局,索马踏街鼓,仰视月挂木。疾驰沿河堤,不记几坊曲。到家四邻寂,往往睡已熟。天香余袅袅,佛灯犹煜煜。中庭虽一席,缓步意亦足。寒犬吠荆篱,栖鹊起丛竹。市声从北来,始觉非林谷。却寻西窗书,开卷剪残烛。官闲居更远,一笑谢羁束。

曲水华榱下,浮觞去复还。浪摇花影碎,日射酒缸殷。灭没遥寻客,裴回怯度湾。穷欢不知醉,清泚照心颜。

春草荒坟墓,萋萋向虎丘。死犹嫌寂寞,生肯不风流。皎镜山泉冷,轻裾海雾秋。还应伴西子,香径夜深游。

情叶事之宜,笔力亦称之。虽得于歙水之湄,然望而识其为苕溪也。

丞相风流直至今,朱栏仍对旧山林。奔驰轩冕终何有,跌宕图书意最深。松绕城头风瑟缩,江浮山外气阴森。三年不起南迁想,应有前人识此心。

好在谈经老上人,冲风踏雪到江滨。百篇出箧自新得,一鉢随身依旧贫。终岁杜门逃俗士,为师设榻对修筠。蒲团藜杖焚香坐,此意此时无点尘。

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谍通。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风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