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

魏野林逋久已僊,放翁寄傲镜湖边。
松根偃蹇支琴石,岩窦潺湲洗药泉。
半禄扫空虽在我,残年健甚岂非天。
遥遥桑苎家风在,重补茶经又一编。

作品评述

《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是宋代陆游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
魏野林逋久已僊,放翁寄傲镜湖边。
松根偃蹇支琴石,岩窦潺湲洗药泉。
半禄扫空虽在我,残年健甚岂非天。
遥遥桑苎家风在,重补茶经又一编。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山脚下的荒地,因为修路而被种满了各种花草。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自身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头,诗人描述了这片荒地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人居住了,野林茂盛,荒芜已久。接着,诗人将自己比作放翁,将自己的心境寄托在湖边的傲镜山上。这里的放翁指的是隐居山林的老人,寄托心境于湖边的傲镜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自由的心情。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松根偃蹇,支撑着琴石,岩窦中潺潺流淌的洗药泉。这些景物的描绘增强了诗中的自然氛围,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只有半份俸禄,但内心依然充实,残年的身体健康也是上天的恩赐。这里的半禄扫空指的是诗人的收入并不丰厚,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空虚。他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是上天给予的恩赐,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和对命运的接受。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了桑苎家风和茶经。桑苎是指家族的传统和家风,茶经则是指茶的知识和修养。诗人表示自己远离尘嚣,仍然保持着家族的传统和修养,重补茶经又一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自身修养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自身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对生活的满足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自身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表达。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神仙缥缈太虚私。世俗无由得见之。幸遇门庭开教化,临逢斋醮莫推辞。担家造孽常终日,作福治心只暂时。更到时来心不谨,终身何以报恩

桃李竞芳春,晨妆故斩新。周遭遍晴野,络绎动游人。闭户端无事,命车当及辰。澄流带修竹,足以奉清真。

取友须四方,不去谁汝系。君惭栈豆恋,自了非骏骨。王郎惠然来,车从暖寒寂。鸾鹄照清泚,余子可厮役。手把一纸书,髯兄我重客。白虹贯襟袖,新诗玉剖石。女须翁绝怜,茂苑兰所宅。殷勤记君意,倚赖耕寸笔。一朝存没异,怅恨头欲白。慰眼君自足,有儿况英物。盘谷宗斯文,向来

莺莺燕燕。本是于飞伴。风月佳时阻幽愿。但人心坚固后,天也怜人,相逢处、依旧桃花人面。绿窗携手,帘幕重重,烛影摇红夜将半。对尊前如梦,欲语魂惊,语未竟、已觉衣襟泪满。我只为、相思特特来,这度更休推,后回相见。

元禩临朝日,群贤辅政辰。孤臣起南国,再命入洪钧。雨露恩弥渥,涓埃报未因。守藩垂老恨,无路从灵輴。

薄命苏秦频去国,多情潘岳旋兴悲。今夜若栖芳草径,为传幽意达王孙。(咏蝶)

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

朝雨复暮雨,暑气日已微。凉轩水□爽,幽坐延秋晖。孤抱无一惬,前事有百非。可读书本少,能言士尤稀。积倦蠹帙翻。久辍犀柄挥。吾儿忽具饮,山茹姜葖肥。青慈古茗器,十觞联若飞。此生老且死,所幸岁不饥。似闻吴中潦,米价良足唏。东游岂不快,何如且言归。一醉未易得,家贫

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

边州独夜正思乡,君又弹琴在客堂。仿佛不离灯影外,似闻流水到潇湘。

般游念未稳,又别住山人。雁影水中字,云心江上宾。同条如是住,千里亦成邻。深翠一枝玺,腐红五合陈。回途登鸟道,华木故园春。

宾王校本改)中元已来,例宦游四方。仆二十年间,三至乡里,慨然有离索之叹。今岁投绂自济南来归,而诸公颇集。所欠者惟王尚书子勉,傅漕使士开耳。因赋乐府以见欢会之不恒,聚敬之有数也。至于义安分定,词兼六客,倚声者当自知之。恐酒酣耳热后,不无倒冠落佩之谪也淇水当年

高楼临古岸,野步晚来登。江水因寒落,山云为雪凝。远村虽入望,危槛不堪凭。亲老未归去,乡愁徒自兴。

蒙蒙烟雨蔽江村,江馆愁人好断魂。自别家来生白发,为侵星起谒朱门。也知柳欲开春眼,争奈萍无入土根。兄弟无书雁归北,一声声觉苦于猿。

我昔扁舟泛湖去,四望荷花浩无数。谁家画舫倚红妆,笑声逈入花深处。笙歌凄咽水云寒,花色似嫌脂粉污。夜深人静月明中,方识荷花有真趣。水天倒浸碧琉璃,净质芳姿澹相顾。亭亭翠盖拥群仙,轻风微颤凌波步。酒晕潮红浅渥唇,肤如凝脂腰束素。一捻香骨薄裁冰,半破芳心娇泣露。

野树花初发,空山独见时。踟蹰历阳道,乡思满南枝。

曾见台乌朝夕飞,尚稽双凤浴天池。远方随牒应难久,同好弹冠即有期。佐幕暂来光右席,还家聊去植芳篱。睢阳老尹钦才望,待看同升赞盛时。

山色空蒙寒食雨,杨花零乱溧阳楼。老人岂有伤春事,酒后情怀似感秋。

如盘而柄圭,崇裸以为器。秬鬯次第陈,岂容忘古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