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台宾客李公挽辞二首

当年开府镇金陵,贱子尝蒙国士称。
俯仰绪言犹在耳,齎咨遗恨遽填膺。
人歌梁木空伤鲁,兆启佳城欲葬滕。
引绋都门时一恸,悲风凄咽更难胜。

作品评述

《留台宾客李公挽辞二首》是苏颂创作的诗词,描绘了他离开台湾时的离别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当年开府镇金陵,
贱子尝蒙国士称。
俯仰绪言犹在耳,
齎咨遗恨遽填膺。

中文译文:
当年我被派往金陵担任官职,
虽然我身份卑微,但曾受到国士的赞誉。
他们的教诲和言谈依然在我耳边回响,
我怀着遗憾之情离开。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描绘了苏颂在离开台湾时的感受。苏颂自称是个贱子,可能是因为他在官场上地位较低,但他却曾经受到国士的称赞。他怀念国士们的教诲和言谈,感叹时光荏苒,离别之际充满了遗憾之情。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抒发了他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第二首:
人歌梁木空伤鲁,
兆启佳城欲葬滕。
引绋都门时一恸,
悲风凄咽更难胜。

中文译文:
人们歌唱着梁木的悲伤和鲁国的沉沦,
预示着美丽的城邑即将覆灭。
我离开都门时悲痛地哭泣,
哀怨的风声凄凉而难以抵挡。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继续表达了苏颂在离别时的悲凉情绪。他提到人们歌唱着梁木的悲伤和鲁国的沉沦,这可能是他对历史上的悲剧和战争的感慨。他预见到美丽的城市即将被毁,这增加了他的离别之苦。在离开都门时,苏颂悲痛地哭泣,他描述了风声哀怨而凄凉,这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忧伤氛围。

总的来说,这两首诗词描绘了苏颂离开台湾时的离别之情。他思念曾经受到赞誉的时刻,感叹时光的逝去和离别的遗憾。诗中还融入了对历史悲剧和战争的触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整体上,这些诗词表达了作者在离别时的忧伤和不舍之情,展现了苏颂深邃的思考和情感的丰富。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造朝敢不戒期程,黾鼓明朝又趣行。好趁雪晴同访古,东屯诗老旧知名。

嫦娥伴侣,降人世,天与长生仙箓。五色云开浮瑞霭,中有西真眉目。贤德家风,艳容天赋,占尽人间福。长庚明月,誓同千古相逐。开宴香蔼华堂,金杯休诉,好醉蟠桃熟。子子孙孙同上寿,有个人人同祝。雨鬓春风,一钗香雾,长与瑶池绿。更祈眉寿,愿如南山松竹。

久疾无时已,残年莫更论。流离魂未返,穷苦舌空存。耕垄关心事,祠官荷主恩。但愁垂老眼,不见定中原。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

如羁囚兮在缧绁,忧虑万端无处说。使余刀兮剪余发,食余肉兮饮余血。诚知杀身愿如此,以余为妻不如死。早被蛾眉累此身,空悲弱质柔如水。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沈无计水东流。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龙阙楚江头。

晨鸡报晓灵,粥后便天明。灯笼犹瞌睡,露柱却惺惺。

天香犹在入朝衣,早见都门解绶归。晚岁高风增慷慨,今宵列宿动光辉。谁供白酒开谈笑,自向沧洲洗是非。从此淮禽相看喜,沙边不复背公飞。

身在成都已孟津,霎时飞首过函秦。子房智勇裁如此,不悟诛秦灭项人。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而薄情夫。一行书也无。泣归香阁恨。和泪掩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玉泉归故刹,便老是僧期。乱木孤蝉后,寒山绝鸟时。若寻流水去,转出白云迟。见说千峰路,溪深复顶危。

夹道欢呼百吏恭,微垣上相邻藩雄。一星文采低南斗,十乘先驱走祝融。孔子犹须晚封楚,周公只合早归东。林深近亦闻时事,小驻油幛请下风。

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坚白能虚受,清寒得自凝。分形同晓镜,照物掩宵灯。璧映圆光入,人惊爽气凌。金罍何足贵,瑶席几回升。正值求珪瓒,提携共饮冰。

楚俗翻花自送迎,密人来往岂知情。夜行独自寒山寺,雪径泠泠金锡声。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孤云徒自类行踪,高指金华思不穷。日暮轻帆映秋色,沙禽啼断一江风。

任重悠悠。生涯浩浩。善难拔茅。恶易蔓草。逆思药石。愻求非道。珠岂朝珍。璧宁国宝。想贤若焚。忧人如捣。

昨朝人自东郡来,古纸两轴缄縢开。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蜀牋蠹脆不禁久,剡楮薄慢还可咍。书言寄去当宝惜,慎勿乱与人翦裁。江南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澄心堂中唯此物,静几铺写无尘埃。当时国破何所有,帑藏空竭生莓苔。但存图书及此纸,辇大都府非珍瓌。

两傅常存好老心,汉廷元自少知音。归来日日相娱乐,赖有君王旧赐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