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颍考叔

茅焦甘伏质,考叔请留羹。
大队如初乐,咸阳虚左迎。

作品评述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颍考叔》是宋代诗人林同的作品。该诗的主题是孝道,描述了颍考叔为了孝敬父亲,焦头烂额地忙碌着准备食物。

诗意:
这首诗以颍考叔为主人公,通过描绘他为了孝敬父亲而辛勤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孝道的重要性。诗中描述了茅草焦黑,然后用它们作为燃料烹制美味的饭菜,作为孝敬父亲的心意。颍考叔恭敬地请父亲品尝羹汤,满怀喜悦地向父亲奉上美食,展现了他对家庭的深情厚意。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大队人马一起欢乐的场景,以及咸阳城里虚左迎接的盛况,突出了颍考叔孝敬父亲的行为所带来的喜庆和荣耀。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孝道的情感,通过对颍考叔的描写,表达了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茅焦甘伏质的形象揭示了颍考叔为了孝敬父亲愿意忍受辛苦和劳作,这种无私的奉献令人感动。考叔请留羹的举动表达了他对父亲的孝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养育之恩的回报。而大队如初乐和咸阳虚左迎的描绘,则突出了颍考叔孝敬父亲所带来的欢乐和尊荣。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方式刻画了孝道的伟大和亲情的珍贵。通过对颍考叔的生动描写,诗人呈现了一种真挚而感人的情感,唤起了读者对于家庭和亲情的思考和回忆。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形象,传达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孝道所带来的喜庆和价值。

作者介绍

林同(?~一二七六),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清(今属福建)人。以廕授官,弃不仕。恭帝德祐二年,元兵破福清,被执,不屈死。有《孝诗》一卷,刘克庄爲之序(《后村大全集》卷九六)。元《昭忠录》有传。《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事迹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四已作辨正。 林同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金谷歌传第一流,鹧鸪清怨碧云愁。夜来省得曾闻处,万里月明湘水流。

穉子堂前戏彩时,种莲积水作盆池。间闻并萼窥红影,谁识双柯媚绿漪。莫胃微荄无妙意,也知造物等儿嬉。看看膝下成双艰,为应君家此段奇。

洛阳马叟世称贤,童稚相看四十年。只道诗名传宇内,宁知酒债满江边。蓬蒿久没扬雄宅,虾菜聊随范蠡船。此日将书付归雁,不胜清泪湿吴笺。

篇章虽漫往,悃愊讵能通。待子应无恙,临池定有功。绮疏群木杪,倒影乱流中。何日陪康乐,登临兴未穷。

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白首躬耕遇洊饥,江南自笑欲畴依?凌烟勋业无人许,濯锦园林有梦归。心似游僧思远适,身如败将陷重围。客来强欲相宽释,每说人生七十稀。

鸟羣嬉。感寤长怀。能不永思。永思伊何。思齐大仪。凌云轻迈。托身灵螭。遥集玄圃。释辔华池。华木夜光。沙棠离离。俯漱神泉。仰叽琼枝。栖心浩素。终始不亏。

有个风王风,时时频睡卧。无梦无眠,无灾无祸。白虎青龙,自然交媾过。水火相逢上下和。这个因缘,元来真打坐。试问诸公,应还会么。似我修持,交君得功课。不在劳形苦已多。

凄凉乌衣啼,怨抑雉朝飞。有室宁非愿,无枝可得依。天涯心独苦,岁晚泪频挥。莫作将归操,风尘久念归。

北风吹急雨,洗尽旱埃氛。河伯惊秋水,山君借雨云。苗心应免揠,禾把尚能分。及此民无殍,忧勤实圣君。

骏驹少驯良,美女少贤德。尝闻败君驾,亦以倾人国。因观壁间画,笔妙仍奇色。持归非夺好,夹者恐为惑。

岂谓真成老,元来总堕虚。它乡身似雁,永夜眼如鱼。未觉知几早,惟嫌料事疏。纵无三阁馔,犹有五车书。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莼脆鲈肥酒细倾,浩歌悲壮欲谁听。沈迷簿领头将白,弹压江山眼自青。鱼跃紫鳞冲苇岸,鸥翻白雪下沙汀。西风散发危亭上,醉倚丰碑照日星。

簇锦攒花斗胜游,万人行处最风流。无端自向春园里,笑摘青梅叫阿侯。

结客追游亦乐哉!城南城北古池台。香生赭汗连钱马,光溢金船拨雪醅。难觅长绳縻日住,且凭羯鼓唤花开。一春政使浑无事,醉到清明得几回?

群玉峰前罢校书,九华山下试题舆。三年饱共铅黄语,一日去从朱墨居。秋浦谪仙临赋后,齐山小杜醉吟馀。薄才渐愧风流地,茧纸新抄雪不如。

药杯应阻蟹螯香,却乞江边采捕郎。自是扬雄知郭索,且非何胤敢餦餭。骨清犹似含春霭,沫白还疑带海霜。强作南朝风雅客,夜来偷醉早梅傍。

米家画里放船回,一路看山倦眼开。只恐还乡无旧业,桃花空傍战场栽。

稍稍昏烟集,冬冬一再更。短檠昏细字,高枕忘平生。来雁妨身健,新杨唤眼明。己须甘酒力,不用占时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