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守仁的《登香炉峰次萝石韵》
拼音和注音
jīng qí yǐng dòng xīng chén běi , gǔ jiǎo shēng huí cāng hǎi d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旌旗:(名)泛指各种旗帜:~飘扬。
星辰:(名)星的总称:日月~。
海东:指海以东地带。常指日本。
沧海: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鼓角:(名)古代军队中用来发出号令或报时的战鼓和号角:~相闻|~齐鸣。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原诗
曾从炉鼎蹑天风,下数天南百二峰。
胜事纵为多病阻,幽怀还与故人同。
旌旗影动星辰北,鼓角声回沧海东。
世故茫茫浑未定,且乘溪月放归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