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唐寅的《清溪松阴图》
拼音和注音
qià sì chūn léi wèi jīng zhé , rán lóng tóu jiǎo zàn pó n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5、6或7日。
春雷:(名)春天的雷声,多用于比喻:~滚滚|平地一声~。
恰似:(动)恰如;正好像: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
龙头:1江湖上称帮会的头领2.管道上放出液体的活门3.自行车的车把4.泥石流又叫龙扒。它的前端习惯上叫龙头
头角:(名)比喻青年显露出来的气概或才华:初露~|崭然见~。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原诗
长松百尺荫清溪,倒影波间势转低。
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