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晋祠石刻二阙

满谷萧萧落叶黄。
绣衣总马驻平岗。
一川野色迷秋色,四面山光接水光。
花作阵,酒为浆。
晋祠风物正重阳。
殷勒留住黄华使,同放乾坤入醉

作品评述

《鹧鸪天 晋祠石刻二阙》是元代诗人姜彧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满谷萧萧落叶黄。
绣衣总马驻平岗。
一川野色迷秋色,
四面山光接水光。
花作阵,酒为浆。
晋祠风物正重阳。
殷勒留住黄华使,
同放乾坤入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晋祠山的赞美和对重阳节的祝福。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欢聚来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活动,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下面是对诗词的逐句赏析:

满谷萧萧落叶黄: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满谷中黄叶飘落,萧瑟凄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绣衣总马驻平岗:形容了人们的欢聚场景,马儿停在平坦的岗地上,骑着绣衣的人们聚集在一起。

一川野色迷秋色: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原野的色彩与秋天的色彩交织在一起,使人看不清楚。

四面山光接水光:形容了山与水的美景,四周的山光与水光相接,营造出壮丽的景观。

花作阵,酒为浆:描绘了人们欢聚的场景,花朵布置成阵,酒意浓烈,人们欢畅地享受着美好时光。

晋祠风物正重阳:表达了对晋祠山的赞美,晋祠山的景物在重阳节这个美好的时刻显得特别鲜艳。

殷勒留住黄华使:黄华使指的是重阳节时的菊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希望时光停留在美好的瞬间,不让重阳节的喜庆气氛消散。

同放乾坤入醉: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和放纵,希望与大家一同享受美好的时光,尽情畅饮,忘却尘世的烦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秋天景色和人们欢聚的描绘,表达了对晋祠山的赞美和对重阳节的祝福,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姜彧(1218~1293) 字文卿。本莱州莱阳人,其父姜椿与历城张荣有旧,因避战乱投奔张荣,遂举家迁往济南。姜彧聪颖好学,张荣爱其才,纳为左右司知事,不久升其为郎中断事官、参议官。后改知滨州,课民种桑,新桑遍野,人号“太守桑”。至元间,累官至行台御史中丞。至元五年(1268年),姜彧被拜为治书侍御史。两年后出任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使,又改任信州路(治今江西上饶)总管。后累官至陕西汉中、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使,行台御史中丞。后以老病辞官,归故里济南。不久奉命任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至元三十年(1293年)二月病卒。存词四首,皆赖晋祠石刻以传,见清方履篯《金石萃编补》。

姜彧的生平

  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姜彧与张荣之孙张宏至上都,密奏益都李璮已显露谋反迹象,朝廷应先发制人,但此言未能上奏世祖。第二年,李璮起兵,而各路州郡未作丝毫戒备,李璮轻而易举地占据了济南等地。姜彧潜出济南,随张荣召集散兵游勇,与诸王哈必赤会合,进兵讨伐李璮。是年7月,张荣部捕获李璮手下一兵士,获悉济南城中粮草已尽,形势岌岌可危。姜彧连夜求见哈必赤,进言道:“听说大王辞别陛下时,陛下曾说:‘此次发兵是讨伐李璮,不要伤及无辜。’这一两天就要攻克济南了,希望大王能尽早下令诸将分守城门,千万不要任兵士劫掠,不然,济南将城无完城!”哈必赤非常诧异:“你怎知不日能破城?你懂巫术吗?”姜彧答道:“以人事推论可知。若等到克城后再来禀告大王,就晚矣!”第二天,李璮部属果然大开城门投降。哈必赤晓令诸军,敢擅自入城者以军法论处。结果李璮就擒,而城中如故,毫发未损。姜彧因此被授为大都督府参议,又改为滨州知州。当时行营军士多强占民田为牧场,肆意纵牛马践踏百姓的庄稼。姜彧将实情反映给中书省,中书省非常重视,着人划清牧场民田疆界,并下令严惩违法不遵、毁坏百姓庄稼者。姜彧在滨州劝课农桑,仅一年有余,滨州就新桑遍野,人称其为“太守桑”。当时有歌曰:“田野桑麻一倍增,昔无粗麻今纩缯,太守之贤如景星。”

诗词推荐

雨气凉侵殿,河流渗入池。黄粱沦鱼子,白酒泻鹅儿。风细初生袖,尘清免汗眉。郊行不易得,拂壁看题诗。

鹧鸪天

金低辟老火,月琯行仲商。是为阴之中,正与日相望。浮云横相掩,人谓妒且狂。彼云初无心,此月亦何伤。水月本同体,其中根於阳。炯炯含内景,随时发辉光。天机之浅者,为人作閒忙。

鹧鸪天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鹧鸪天

青山临黄河,下有长安道。世上名利人,相逢不知老。

鹧鸪天

求之不见,来即不见。不见不见,君之素面。火里曾飞,水中亦见。道路非遥,身心不恋。又不知有返阴之龟,回阳之雁。遇即遇真人,达即达其神。一万二千甲子,这一壶流霞长春。流霞流霞,本性一家。饥餐日精,渴饮月华。将甲子丁丑之岁,与君决破东门之大瓜。

鹧鸪天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1]?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鹧鸪天

经行。善导可嗟今已往。化来老少皆归响。佛念一声分一镪。声才响。一声一佛虚空上。八万四千奇妙相。光明寿命皆无量。金色臂垂千万丈。鹅王掌。誓来迎接归安养。

鹧鸪天

黄花倚秋色,晔晔为谁开。更使窥残榼,空令洗旧杯。嗅香行缭绕,撚蕊立徘徊。尽日柴门外,白衣来不来。

鹧鸪天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白马皂貂留不住。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渐见靴刀迎夹路。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鹧鸪天

日日花光展翠游,芙蓉高树压城头。招邀风月新添竹,管领湖山数上楼。欲伴清琴庭舞鹤,不惊使节浦眠鸥。花开红藕薰风细,恨不同撑柳外舟。

鹧鸪天

忆曾把酒泛湘漓,茉莉球边擘荔枝。一笑相逢双玉树,花香如梦鬓如丝。

鹧鸪天

非侠非狂非逸民,读书谋国不谋身。一封北阙三千牍,再活西州六万人。雨露晚从天上落,芝兰亲见掌中新。仁心义概丝纶语,长挂巴山月半轮。

鹧鸪天

耳应声而无响,眼有照而亡缘,旷劫清规里许圆。生死死生不到处,云磨秋色水连天。

鹧鸪天

元明散诸根,外与六尘合。流中积缘气,虚妄无可托。敝陋少空明,妇姑相攘夺。日出暵焦牙,风来动危蘀。喜汝因病悟,或免终身著。更须诵楞严,从此脱缠缚。

鹧鸪天

一年景让秋光奇,山水秋来皆有姿。君於何处相人物,谁为盗跖准伯夷。伯夷海滨待时清,秋空无云正清时。相人不若相时好,相时而动谈笑麾。笑杀冯道五季时,兴亡不喜而不悲。相师试相冯道相,视国传舍如弈棋。

鹧鸪天

我思买蜀山,附田小峥嵘。家本冰氏子,室无孔方兄。为郡非其乐,强颜聊此行。四夷幸兵休,万邦喜时平。所嗟启利源,开国始于荆。当年惟迂叟,乃如鲁二生。高卧不肯起,彼方事交征。共兜自滔天,尧舜实圣明。至今天下士,语及涕纵横。今王益神武,览奏每叹惊。皇皇元首诗,主歌

鹧鸪天

宿怅故难遣,新愁岂易安。囷空鼠号掷,庭静鸟喑寒。月盛中秋色,人亏上国欢。湾头十二卫,泣涕乞同銮。

鹧鸪天

至道之精以治身,推其土苴足经纶。矢诗自儆侬衰惰,未有工夫儆国人。

鹧鸪天

清斋饭罢一瓯茶,静听山蜂报早衙。日色弄阴云去住,楮窗香润落藤花。

鹧鸪天

蓬蓬窣窣,睡梦惊回早。谁为散天花,遍人间、夜深分晓。虚空幻出,富贵照乾坤,琼万顷,玉千株,莫道壶天杳。平明三尺,拣江南道。只怕不坚牢,被天工、小儿翻倒。凝冰泮水,世态总无恁,明日事,昨朝人,谁丑还谁好。

鹧鸪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