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王梵志的《兀然无事(其十一)》
拼音和注音
wù rán wú shì zuò , chūn lái cǎo zì q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兀然:(形)直立的样子:~高耸。②(副)突然:~射出一道闪光。
无事: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无所事事。无须;没有必要。无端;没有缘故。
王梵志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原诗
水月无形,我常只宁。万法皆尔,本自无生。
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