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符寺九曲观灯

纱笼擎烛迎门入,银叶烧香见客邀。
金鼎转丹光吐夜,宝珠穿蚁闹连宵。
波翻焰里元相激,鱼舞汤中不畏焦。
明日酒醒空想像,清吟半逐梦魂销。

作品评述

《祥符寺九曲观灯》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纱笼擎烛迎门入,
银叶烧香见客邀。
金鼎转丹光吐夜,
宝珠穿蚁闹连宵。
波翻焰里元相激,
鱼舞汤中不畏焦。
明日酒醒空想像,
清吟半逐梦魂销。

诗意:
《祥符寺九曲观灯》描绘了苏轼在祥符寺观赏九曲灯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灯光、烛光、香烟等细节,展现出灯光闪烁、热闹喧嚣的场景。诗人通过对灯光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瑰丽的场景展示,展现了苏轼对九曲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诗词开篇以“纱笼擎烛迎门入”,将读者带入一个祥和而庄重的氛围中。接着,通过“银叶烧香见客邀”,诗人展现了灯光下的热闹景象,让人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灯光的变化和效果。比如,“金鼎转丹光吐夜”,形容了灯光在夜晚中闪烁流转的景象;“宝珠穿蚁闹连宵”,则展现了灯光璀璨如宝珠穿梭的情景。这些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灯光的美丽和热闹。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波翻焰里元相激,鱼舞汤中不畏焦”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像鱼在沸水中舞动一样,保持勇敢和乐观的心态。

最后两句“明日酒醒空想像,清吟半逐梦魂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短暂性的思考。诗人意识到美好时刻转瞬即逝,明日醒来只能空想,而清吟只能半逐随梦而去,生命如同烟云般短暂而飘忽。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示了苏轼对九曲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通过对灯光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刻的珍惜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整首诗词以其细腻的艺术表达,给人以美好、瑰丽的印象。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禅床默默,无得之得。寒淡赋心,清贫入骨。秋彻鲛人之家,霜摩老兔之窟。万象影中兮自纵自横,百草头上兮随出随没。

邻里有异趣,何妨倾盖新。殊方君莫厌,数面自成亲。默坐无余事,回光照此身。他年赤墀下,玉立看垂绅。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宪部为郎久,琳宫解组归。赐章三品贵,眉寿八旬稀。橘向前洲种,金难故里挥。凄凉薤露曲,泪湿老莱衣。

稽首周公万世师,小儒命薄不同时。秋虫却是生无憾,名在豳人七月诗。

三界无家是出家,岂宜拊凤睹新麻。幸生白发逢今圣,曾梦青莲映玉沙。境陟名山烹锦水,睡忘东白洞平茶。喜擎绣段攀金鼎,谢脁馀霞始是霞。

官居故逼仄,北窗谁所开?胡床憩午暑,帘影久徘徊。高槐忽低昂,知有好风来。须臾堕几席,篆香小飞灰。病翁亦披襟,月露装奇怀。垄头暴背耘,永书妇子偕。不辞梦山裂,田水如泼醅。去年岂堪说,稻根已浮埃。使君坐侯宅,窗间即凉台。何敢诉苦热,洒然助心斋。

清虚闲静得,奉道见真归。契合皆堪用,因缘事好依。精诚求谛信,须有是兼非。豁达幽深远,奥妙入玄机。

一雨端由诚意通,不然笔落有神功。奔云拥树千山黑,迅电翻江万丈红。黍稷盈畴才可望,尘埃眯眼顿成空。民间岁晚知何事,饱饭无忧属两公。

白鸥定怪盟事寒,杖藜投社不多难。苇风华雪秋著岸,船月蓬霜夜转滩。丘壑身心徒役梦,江湖臭味赋游般。它时衣外传来物,唤得回头倒刹竿。

江南湖水咽山川,春江溢入共湖连。气色纷沦横罩海,波涛鼓怒上漫天。鳞宗壳族嬉为府,弋叟罛师利焉聚。欹帆侧柁弄风口,赴险临深绕湾浦。一湾一浦怅邅回,千曲千溠怳迷哉,乍见灵妃含笑往。复闻游女怨歌来。暑来寒往运洄洑,潭生水落移陵谷。云间坠翮散泥沙,波上浮查栖树木,

一章通奏领州麾,诏许残书得自随。吾党成章真小子,官中了事是癡儿。昏眸病入花争乱,倦首搔馀雪半垂。所赖韦吴皆杰笔,刘生当见汗青期。

戏摇微缟女鬟鸦,试咀流酥已颊车。历乱稍埋冰揉粟,消沉时点水圆花。岂能舴艋真寻我,且与蜗牛独卧家。欲挑青腰还不敢,直须诗胆付刘叉。

离亭落日照秋杯,愁共寒花各暂开。别去几时还再见,交游如子实多才。洞庭木叶秋仍下,巴峡猿声今正哀。鸿雁南飞还北上,可能无意寄书回。

黄柳华香水上衣,褰帘亭上挹春晖。兰桡一道微风入,却逐金塘燕燕归。

夕梦多梦之,觉来遂成忆。忆子生平时,事往无一得。信若此梦寐,岂不见颜色。复存来告言,言虚音匪默。是觉曷为真,觉梦可以惑。

北风北风,职何严毒,摧壮士心,缩金乌足。冻云嚣嚣碍雪,一片下不得。声绕枯桑,根在沙塞。黄河彻底,顽直到海。一气搏束,万物无态。唯有吾庭前杉松树枝,枝枝健在。

柘土久陷没,千里嗟水滨。不复吴盐邑,空有秦女神。浩荡吞海日,旷阔迷天津。扁舟谁能往,旦暮逢渔人。

夜听南窗金屈支,水花凉果似秋时。人言爱酒陶元亭,坐有能诗无本帅。颠倒六经鸜鹆舞,澜翻一曲鹧鸪词。同游那得轻相笑,恐是长庚未可知。

此地绝炎蒸,深疑到不能。夜凉如有雨,院静若无僧。枕润连云石,窗明照佛灯。浮生多贱骨,时日恐难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