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绣鞅玉环游。
灯晃帘疏笑却收。
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
更且檀唇点杏油。
花遍六么球。
面旋回风带雪流。
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
种柳应须柳柳州。

作品评述

《南乡子·绣鞅玉环游》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一幅游览春日景色的画面。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绣鞅玉环游,
Embroidered reins and jade ornaments, I wander,
灯晃帘疏笑却收。
The lanterns flicker, the curtains are half-open, laughter subsides.
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
Standing for long, the fragrant carriage urges me to leave, yet I linger.
更且檀唇点杏油。
Moreover, sandalwood lips are dabbed with apricot oil.
花遍六么球。
Flowers bloom throughout the lush gardens.
面旋回风带雪流。
Facing the wind, snowflakes whirl and dance.
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
Spring enters my slender waist, delicate and soft as fine gold thread.
种柳应须柳柳州。
Planting willows is a must in Liuliuzhou.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游览景色的场景,诗人苏轼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春日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首句"绣鞅玉环游"是描绘诗人骑着装饰华丽的马车游览的情景。接下来的两句"灯晃帘疏笑却收"表现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人们收起笑声,静静欣赏景色。

下一句"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描绘了诗人在美景中久久停留,香车催促他离开,但他仍然舍不得离去。

"更且檀唇点杏油"这句表达了女子打扮装饰自己的情景,檀唇点上了杏油,增添了她的美丽。

"花遍六么球"描绘了花朵盛开的景象,充满了生机和美丽。

"面旋回风带雪流"这句写出了风中飘舞的雪花,形容了春寒料峭的气候。

"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这句通过描写诗人的腰肢,表现了春天带来的生机和柔美之感。

最后一句"种柳应须柳柳州"是诗人对于柳树的一种寄托,表示对柳树的喜爱和对柳州的思念。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春日景色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春天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喜爱。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鲜活和诗人的情感。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策马陟平原,天空荡楚氛。秋声无限叶,暮色几重云。草远烟痕阔,山回鸟道分。行行吟未已,归路日西曛。

南乡子

不梦清淮鬓欲凋,因君行色意飘飘。铁头船子旧游处,三尺霜鳞镜面跳。

南乡子

闲观造化余,静极悦自性。胡蝶忽飞来,吾心已无竞。

南乡子

忽见僧来说,千愁集病颜。闻君俱下第,使我转思山。疑欲鑽龟卜,穷应叹雉还。此怀何处写,月上太虚閒。

南乡子

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南乡子

若是见色便见心,人来问著方难答。更求道理说多般,孤负平生三事衲。

南乡子

寂听郢中人,高歌已绝伦。临风飘白雪,向日奏阳春。调雅偏盈耳,声长杳入神。连连贯珠并,袅袅遏云频。度曲知难和,凝情想任真。周郎如赏羡,莫使滞芳晨。

南乡子

薄俗交朋赴字斜,可人一见只惊嗟。心凭实地应多事,诗引清风归一家。休看马头秋后叶,自培门里岁寒花。何时相接从容步,遍历山巅与水涯。

南乡子

文献遗诸老,风霜鲁殿余。斯人不可赎,吾道意何如。永念年家好,曾联选部居。无由陪缟送,东望泪沾裾。

南乡子

已办书生场屋缘,枫宸入对字三千。玉阶喜得方寸地,屋漏如临咫尺天。学自孔颜期用世,道非尧舜莫陈前。便听第一鸿臚唱,衣钵如余未足传。

南乡子

仙李蟠根连月窟,桂枝平步折天津。雪窗莫忘辛勤日,省酒簪花曲水滨。

南乡子

才高文赡富时名,感物伤时动有情。不识无生真目体,一尘才遣一尘生。

南乡子

交盖相逢水急流,八年今复会荆州。已回青眼追鸿翼,肯使黄尘没马头。旧管新收几妆镜,流行坎止一虚舟。相看绝叹女博士,笔研管弦成古丘。

南乡子

张公古仙伯,不乐云间游。骑骡穴山腹,洞天开清秋。空青凝丹室,积翠结石楼。玉女跪而化,银浆冷不流。芝田水精盐,华屋珊瑚钩。神界杳莫测,鬼工信难侔。势轻壶公壶,量狭禹九州。绕出具区底,仰出昆仑丘。烟然一束缊,吾欲穷其幽。

南乡子

南朝文士数徐陵,骑省流风篆法存。翰墨了知无异道,丹青今复见诸孙。规模要自胸中具,绳尺嫌于笔下论。太息艺成头已白,谁能持使献金门。

南乡子

琐窗珠户别离难,兰蕙柔姿惜易残。曲断瑶筝银甲冷,书留锦字墨花干。罗衾积梦惊春晚,宝鸭销香觉夜寒。槛外碧桃花自好,一年芳景共谁看。

南乡子

功名富贵两蜗角,险阻艰难一酒杯。百体观来身是幻,万夫争处首先回。

南乡子

一饱便满意,百年才转头。何怜不空合,为问亦何求。黄卷仍舍卷,清樽自劝酬。吊湘儿辈事,何地着閒愁。

南乡子

乌兔东西不住天,平生奔走亦茫然。向来鞅掌真堪笑,烂熳如今独自眠

南乡子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南乡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