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张弼的《题明皇贵妃对奕图》
拼音和注音
zhēng biān bù shí tóng guān xiǎn , dé lù yān zhī shǔ dào n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蜀道:蜀中的道路。亦泛指蜀地。
不识:不知道,不认识。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不处理,不主持。识,通“[[职]]”。
焉知:哪知;怎知。
潼关:关隘名。古称桃林塞。东汉时设潼关,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南,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素称险要。
蜀道难:1.因四川省对外交通的道路难行,故称为「蜀道难」2.乐府瑟调曲名。3.诗名。
张弼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原诗
深院纹楸对玉环,三郎用智失防闲。
争边不识潼关险,得路焉知蜀道难。
对面雌雄奚待决,转头成败实相关。
当时一著输几处,不料胡儿冷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