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儿歌(杜豳公之子)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
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画空作唐字。
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作品评述

《唐儿歌(杜豳公之子)》
唐代 李贺

头玉硗硗眉刷翠,
杜郎生得真男子。
骨重神寒天庙器,
一双瞳人剪秋水。
竹马梢梢摇绿尾,
银鸾睒光踏半臂。
东家娇娘求对值,
浓笑画空作唐字。
眼大心雄知所以,
莫忘作歌人姓李。

中文译文:

尊贵的玉石一样亮晶晶的眉毛,像刷翠宝石一样。杜豳公的儿子,长得真正的像男子汉。

骨骼沉重,神气寒冷,像庙宇的礼器。一双眼睛亮如剪水的秋天。

竹马在摇曳的绿尾巴上,银鸾轻悄地踩在半臂上。东家的女孩子想要成为他的妻子,浓郁的笑容画在空中,形成了一个“唐”字。

眼睛大大的,心胸宽广的,知道如何做事,不要忘记他是姓李的歌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唐儿歌(杜豳公之子)》是李贺为杜豳公的儿子写的一首赞美诗。通过描写这位年轻人的相貌和气质,表达了他的英武与才华。

诗中的形容词和比喻充满了象征意义,如“头玉硗硗眉刷翠”描绘了他高贵的眉毛,“一双瞳人剪秋水”形容了他明亮的双眼。这些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产生了对这位年轻人英俊儒雅的形象。

诗的最后两句“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表达了诗人自我吹嘘的情感。李贺将自己与这位杜豳公之子联系起来,以彰显自己作为歌人的身份和为人的自负。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展示了李贺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才干,并赞美了杜豳公之子的英武形象。

作者介绍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相持薄罗扇,绿树听鸣蜩。君筵呈妙舞,香汗湿鲛绡。银床梧叶下,便觉漏声长。露砌蛩吟切,那怜白苎凉。

帘纤晚雨洗轻尘,天淡云浮夜色新。赖有麯生风味好,不须邀月作三人。

林下人归少,君归不待年。能令两蜀士,叹甚二疏贤。

自我居湖曲,渔樵日往来。只知年屡改,不觉老相催。小浦潮痕长,长堤草色回。逢春心自在,莫道已成灰。

猛士当令守四方,中原诸将近相望。一樽度日空闲暇,千骑临边自激昂。谈笑定先降虏使,诗书仍得靖戎行。君看宿将何承矩,安用摧锋百战场。

越王歌舞地,南国古繁雄。水阔山光迥,天低海气通。千舠民蛋雨,一塔贾胡风。欲问兴亡事,松声自半空。

北都留守将天兵,出入香街宿禁扃。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孔璋旧檄家家有,叔度新歌处处听。夷落遥知真汉相,争来屈膝看仪刑。

就荒山竹重抽笋,新种池荷晚著花。意象全然似村落,又添茅屋两三家。

五湖烟水百花洲。别乘最风流。人道紫枢家世,清时衮衮公侯。名园绿水春无价,蜀锦舞缠头。眉寿年年今日,宝杯香霭飞浮。

盛时无穷民,汉诏优廪粥。迩来诏书行,亦赍帛与肉。荐才职诸侯,因异驾徵卜。共思急贤治,惟日有不足。士生幸斯时,讵应隐岩谷。盍出致吾君,尧舜其尔俗。余孽何足云,况说故地复。堂堂胡澹庵,夫子乃其族。看君妙人物,门户真不辱。必须长养成,明显待拭目。而我本散堵,谬赋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三伏元无暑,连旬雨复阴。朝朝閒旧扇,夜夜拥重衾。日晦浮云翳,天愁沴气侵。烽烟犹未息,一念一伤心。

岁在涒滩初别子,子适广平裨郡理。廉颇台倾有遗址,今逢四方弓久弛。时不用兵皆乐乡,念我贫居天子庠。抱经临案空循行,貌垢不洗颜苍苍。得时少壮相揄扬,独行无侣心浶浪。肠如辘轳转井床,内饥外寒肤粟芒,若此煎炒何心肠。王都浩浩多球琅,怀珉安可争焜煌。旧朋升腾皆俊良,

论修行锻练,只元是这些儿。也勿取、翁婆姹女,婴子相随。休言木龙金虎,更何须、黑赤坎和离。奉报诸公入道,莫令形苦神疲。堪宜。正好搜寻时。坦荡准希夷。放落魄清闲,任云任水,真静真慈。灵然养成内宝,聚玄机、密妙不难知。开阐当中一点,莹然明照无为。

夜月霁未好,云泉堪梦归。如何建章漏,催著早朝衣。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先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

西风起兮,落叶黄兮,黍稷香兮。击空明兮,泝流光兮,天一方兮。彼美人兮,遥相望兮,彼苍茫兮。击孤舟兮,蓼花傍兮,啼寒螿兮。

净值香来水北,残蝉声度桥东。清沚金鳞漾绿,夕阳白鹭翻红。

蛙鸣乃是怒,鵩啸固非妖。独宿空山夜,何妨伴寂寥。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