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新津北桥楼(得郊字)

望极春城上,开筵近鸟巢。
白花檐外朵,青柳槛前梢。
池水观为政,厨烟觉远庖。
西川供客眼,唯有此江郊。

作品评述

诗词《题新津北桥楼(得郊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翻译、诗意和赏析:

望极春城上,开宴近鸟巢。
从楼上眺望春城,举办宴会近在鸟巢旁边。
白花檐外朵,青柳槛前梢。
檐下的白花朵朵绽放,栏杆前的青柳婆娑。
池水观为政,厨烟觉远庖。
池水是观赏的对象,炊烟却从远处庖厨升起。
西川供客眼,唯有此江郊。
西川为来宾提供美景,只有这江边乡野才能如此。

诗词通过描绘春城的景色和举办宴会的场景,展示了杜甫对江边乡野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江边乡野的美景,传达了杜甫对生活的纯真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之情。在这种喜爱中,他抛却了纷扰的尘世,感受到了心灵的宁静和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描写了自然景色,语言朴实,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对江边乡野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对纯朴自然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抛弃。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渴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对人世的关注和思考。整首诗词在表现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思想感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真人居阆风,时奏清商音。听者即王母,泠泠和瑟琴。坐对三花枝,行随五云阴。天长昆仑小,日久蓬莱深。上由玉华宫,下视首阳岑。神州亦清净,要自有浮沉。恻恻苦哉行,呱呱游子吟。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雨雪没太山,谁能无归心。逍遥在云汉,可以来相寻。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今朝相送自同游,酒语诗情替别愁。忽到沣西总回去,一身骑马向通州。

葛公学仙丹有泉,叶公藏母丹泉边。泉流虢虢乱石底,丹光炯炯长松巅。陟彼屺兮瞻望母,麻衣土枕常庐墓。难将寸草报春晖,只觉焄蒿泣秋露。男儿眼中非无泪,有泪彻泉无厚地。泉声如咽泪如丹,何待洩融歌大隧。幽花淡月耿墓门,不招仙魄招母魂。子规一声苍石裂,白云渺渺山昏昏。

时危安乐是神仙,默有扶持岂偶然。林下且须坚晚节,尊前未用说明年。穷通莫计惟期寿,兴废难言赖有天。恨杀飘蓬白头第,十年风雨别州眠。

一榻尘埃书满前,愧无丝竹宴彭宣。而今又断功名念,只拟躬耕郭外田。

昔作瀛洲赏,今逢汶水春。可怜无并色,来对始衰人。温树遥知汉,仙桃尚记秦。临樽如旧识,争忍判芳辰。

法昌今日开炉,行脚僧无一个。唯有十八高人,缄口围炉打坐。不是规矩严难,免见诸人话堕。直饶口似秤鎚,未免灯笼勘破。不知道绝功勋,妄自修因证果。

城郭经寒近佛生,偶来高顶作山行。竹房冷落无僧在,独倚阑干听晚莺。

一章南山有菊,于采其英。谁从汝往,视我惸惸。伊时之人,谁适有比。不与我谋,不知其已。二章薄言采之,遵彼山曲。汝来迟迟,去我何速。伊时之人,谁适与同。不与我好,殆其觏凶。三章江汉滔滔,有楫有杭。谁以济此,中流且风。嗟尔君子,时处时默。微云反覆,无伤尔足。

蜀江自嶓冢,流恶及丘原。宁止数斗泥,乃有千丈浑。帝选高才郎,远来乘輶轩。凄然在川上,会思澄其源。重部今何如,想无风水昏。激浊使之清,未觉禹功尊。我戚闾丘生,短衣方服辕。得为经途尉,可致薄夫敦。何须读刑书,顾欲多平反。但令吏不污,信是民无冤。

鹦柔猩艳胜西川,有色无香意态妍。吟令美招名友聚,眠春羞并醉妃传。锦庄红濯垂丝雨,绣幄青笼秉烛烟。莫待胭脂成粉去,月明便好泛金船。

月晕五色如虹蜺,深山猛虎夜生儿。虎儿可爱光陆离,开眼已有百步威。诗翁虽老神骨秀,想见娇婴目与眉。木星之精为紫气,照山生玉水生犀。儿翁不比他儿翁,三十年名天下知。材高位下众所惜,天与此儿聊慰之。翁家洗儿众人喜,不惜金钱散闾里。宛陵他日见高门,车马煌煌梅氏子。

盱眙水落秋雁回,都梁霜薄梅花开。极知玄文不浪与,踽踽故作侯芭来。

南舟遥问秣陵程,北客初谙作宦情。海近云霞连北固,宫深钟漏隐西清。才名早已储三馆,形胜真堪赋两京。自昔成均师道重,诸生今喜得阳城。

向来玉烛四时和,共庆秋田黍稌多。但得贫民同一饱,黄堂无事且婆娑。

我辞官路已多时,魂梦今犹畏险巘。汝既饱谙游宦味,会须早作个归期。

何代经兵火,终年委雪霜。文章谁黑白,首尾自参商。琬琰那沦翠,尘沙渐变黄。人生异坚石,抚汝重苍茫。

辛勤万里道,萧索九秋残。月照闽中夜,天凝海上寒。王程无地远,主意在人安。遥寄登楼作,空知行路难。

春榜连题千佛经,两藩交辟滞弓旌。幕中仍是红莲客,门下今为玉筍生。林逗楚风披醉衽,浪摇淮月渍离缨。归来上赋趋行在,足继西豪旧弟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