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峰

芙蓉峰插最高峰,上有仙台近碧空。
不惮攀萝登绝顶,俯盾尘世一樊笼。

作品评述

《芙蓉峰》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郑芝秀。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芙蓉峰插最高峰,
上有仙台近碧空。
不惮攀萝登绝顶,
俯盾尘世一樊笼。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芙蓉峰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尘世生活的超越追求。诗中的芙蓉峰象征着高峰,它高插云霄,峰顶上有仙台,靠近碧空。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攀登峰顶,俯瞰下方的尘世,将其比喻为一个樊笼,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追求高尚境界的意愿。

赏析:
《芙蓉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向往高远境界的情感。描写芙蓉峰插入云霄的形象,给人以壮丽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超越尘世的向往。诗中的仙台近碧空,仙台象征着神秘与神圣,与芙蓉峰相得益彰,更加突出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追求。诗人不怕攀爬芙蓉峰上的藤蔓,表现出他不惧困难、追求卓越的精神。最后一句“俯盾尘世一樊笼”,通过峰顶俯瞰尘世,将世俗生活比作笼罩人心的樊笼,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境界、超越尘世的追求。诗人以芙蓉峰为载体,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相结合,表达了对纷扰尘世的超脱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推荐

吴国山迎越国山,江流吴越两山间。两山相对各无语,江自奔波山自间。风帆烟棹知多少,东去西来何日了。江潮淘尽古今人,只有青山长不老。

终日看山不厌山。寻思百计不如闲。何时得到重阳日,醉把茱萸仔细看。欹醉帽,倚雕阑。偶然携酒却成欢。篱边黄菊关心事,触误愁人到酒边。

海门乍见一线白,江下涛头十丈黄。数点红旗争出没,千艘飞橹下沧浪。

碧涧寒侵屋,高林露气清。空窗闲月色,密竹动秋声。宴坐游三昧,邻谈喧五更。两亲今正老,此别不胜情。

饯岁江格老树边,每逢佳处辄犁然。吟风弄月成劳绩,种药移花当贸迁。心事细评无此日,春风长健有明年。更期人日连头去,酬此青苹木末天。

黄雀死弹丸,厥罪在啄粟。翠鹄不近人,何为亦穷辱。材为世所利,高下同僵仆。能逃天地间,蠛蠓无不足。

礼经之重,祭典为宗。上公揶事,进退弥恭。庶品岂洁,令备肃雍。百祥萃止,惟吉之从。

一从张野卧云林,胜概谁人更解寻。黄鸟不能言往事,白莲虚发至如今。年年上国荣华梦,世世高流水石心。始欲共君重怅望,紫霄峰外日沈沈。

疾愈身轻觉数通,山无岚瘴海无风。阳精欲出阴精落,天地包含紫气中。

寥寥鹤驾人安在,洒洒骊珠迹已陈。见说仙家能拔宅,何妨乘此上天津。

棕篱蕉落贮秋阴,睡足萧然学越吟。懒似嵇康初不锻,闲於陶令更无琴。儿童亦习南朝事,风月应怜北客心。五世图书幸相逐,鬓毛未许雪霜侵。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常恐愧屋漏,追怀在室诗。可怜忍死诵,不负乃今知。

丙御萧萧上翠微,故林泉石共光辉。晓猿夜鹤知无怨,得见山中宰相归。

冬令阴阴我独晴,世间寒暑本思成。玉珂金钥声中睡,无限山林入耳声。

手直微伤尔,如何忽改容。不能全所受,此痛政无穷。

它乡异县歘相逢,岐国家声聋贷崧。仕宦一生无去国,周旋四世不言功。太平时节司文事,满世交游尽至公。若把安荣观后进,百年未抵一年中。

江天云薄,江头雪似杨花落。寒灯不管人离索。照得人来,真个睡不著。归期已负梅花约,又还春动空飘泊。晓寒谁看伊梳掠。雪满西楼,人阑干角。

尧传舜,盛事千古难并。回龙驭,辞凤掖,北内别有蓬瀛。为天子父,册鸿名。万年千几福康宁。春秋不说楚冥灵。莱衣彩戏,汉殿玉卮轻。宸游今不见,烟外落霞明。前回丁未,雾塞神京。正同符、光武中兴。擎天独力扶倾。定宗庙,保河山,乾坤整顿庚庚。功成了,脱屣遗荣。访崆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