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

元正享从此日,万物咸新利贞吉。
送旧迎春一夜来,三元为首众情得。
万彙潜臻俱是泰,玄化昭彰天作盖。
气和玉烛调阴阳,磨砻整顿智有代。
智有代,歌刑政,王道恢张千官盛。
任土陈仪四远来,衣佩锵锵言不尽。
拱极之心文与武,乾坤澄滤焕今古。
丹凤来仪见九重,我朝丕运还难遇。
感通玄贶时无比,五谷精华从兹始。
五色高吞日月明,百川尽归朝宗水。

作品评述

《缘识》

朝代:宋代
作者:宋太宗

元正享从此日,
万物咸新利贞吉。
送旧迎春一夜来,
三元为首众情得。

万彙潜臻俱是泰,
玄化昭彰天作盖。
气和玉烛调阴阳,
磨砻整顿智有代。

歌刑政,王道恢张千官盛。
任土陈仪四远来,
衣佩锵锵言不尽。

拱极之心文与武,
乾坤澄滤焕今古。
丹凤来仪见九重,
我朝丕运还难遇。

感通玄贶时无比,
五谷精华从兹始。
五色高吞日月明,
百川尽归朝宗水。

【诗意】
这首诗是宋太宗所写,以元正之日为背景,表达了一种新的开始和美好的预兆。诗中描述了送旧迎新的场景,三元(指元正、元旦和元宵)象征着众人的期盼与喜悦。整个万物在这一天焕然一新,预示着吉祥与繁荣的到来。

诗中提到的“万彙潜臻俱是泰”表达了万物归于和谐、泰顺的状态,玄妙的变化昭示着天意的显现。诗人以气和玉烛调阴阳的意象,象征着调和天地之间的关系,以及智慧和治理的重要性。

诗人歌颂刑政的公正和王道的恢弘,赞美了国家官员的荣誉和辛勤。无论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土地,还是衣着华丽的官员,他们的言辞都无法尽述全部。作者强调了文化和武力并重的治国之道,以及乾坤万物的净化和澄清,展现了当代和古代的辉煌。

最后,诗人以丹凤来仪、九重之景来象征皇帝的威严和国家的繁荣。然而,他也意识到这样的辉煌很难再次出现,同时表达了对时机和机遇的珍视。

整首诗抒发了对时代的感激之情,预示着吉祥与繁荣的到来,以及对智慧、治理和国家荣光的赞美。

【赏析】
《缘识》这首诗以富丽堂皇的语言描绘了宋太宗对新的一年的期许和祝福。通过元正之日的场景和象征,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希望。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和象征,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间的治理相结合,展示了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景象。

诗中的描写充满了庄严和雄壮的气息,凭借着对国家和时代的深情表达,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宋太宗对国家兴盛和人民幸福的殷切期望。整首诗意蕴深远,赞美了智慧、治理和文化的重要性,为读者带来了一种《缘识》

朝代:宋代
作者:宋太宗

元正之日,万物焕然一新,吉祥繁荣的前兆。
送走旧年,迎接新春,一夜之间,人们欢聚一堂。
三元(元正、元旦和元宵)为首,象征着众人的心情和期待。

万象融合,和谐泰顺,玄妙的变化显现天意。
气象和玉烛互相调和,调整阴阳的平衡,
磨砺整顿,智慧之道代代相传。

歌颂刑政,恢弘王道,千官盛况。
来自四方的土地,华丽衣袍,言语难以尽述。

心怀拱极之志,文治武功兼备,
净化乾坤,澄清历史的繁华。
如凤凰展翅,见证宏伟的九重殿宇,
我们的朝代将迎来辉煌的时运。

感受着深邃玄奥的时机,没有比这更美好的时刻,
五谷精华从此开始,滋养大地。
五彩斑斓的光芒吞噬着日月的光辉,
百川回归朝廷,融入宏伟的江山。

【诗意】
这首诗是宋太宗所作,以元正之日为背景,表达了新的开始和美好兆头。诗中描绘了送旧迎新的场景,三元象征着众人的期待和喜悦。在这一天,万物焕然一新,预示着吉祥和繁荣即将到来。

诗中提到的“万象融合,和谐泰顺”表达了万物归于和谐、顺利的状态,玄妙的变化显现出天意。诗人以气象和玉烛相调和的意象,象征着调整阴阳平衡的重要性,以及智慧代代相传的意义。

诗人歌颂了刑政的公正和王道的宏大,称赞了国家官员的荣耀和辛勤。无论是来自四方的土地,还是身着华丽衣袍的官员,他们的言语无法尽述其众多的优点和贡献。

诗中强调了文治和武功并重的治国之道,以及净化乾坤、澄清历史的辉煌。最后,诗人以凤凰展翅、九重殿宇的形象象征着皇帝的威严和国家的繁荣。然而,他也意识到这样的辉煌难以再现,同时表达了对时机和机遇的珍视。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代的感激之情,预示着吉祥和繁荣的到来,赞美了智慧、治理和国家荣光。

【赏析】
《缘识》这首诗以庄严雄壮的语言描绘了宋太宗对新年的期许和祝福。通过元正之日的场景和象征,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希望。诗人运用意象和象征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诗词推荐

有说未尽处,为续四曲壶山好,博古又通今。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直千金。四海有知音。门外路,咫尺是湖阴。万柳堤边行处乐,百花洲上醉时吟。不负一生心。

远乐数声闻玉箫,酒酣起舞月中宵。谪仙当日真豪放,明镜飞空许见邀。

我阅人间久,深知理恶盈。孳孳训来裔,堇堇作儒生。仕勿卑曹掾,书才记姓名。茆茨不啻足,此外尽浮荣。

闾阎无居人,倾城饯贤守。拥车不得前,遮拜奉卮酒。民言荷恩勤,拊育踰父母。公不鄙我邦,端能再来不。

半年去城府,寤寐溪东扉。有时得君书,想像抉石猊。岂知纪渻子,养气如养鸡。应乡与疾视,一洗三旬非。我生从穷困,哆侈伤南箕。鼷鼠亦何物,为用千钧机。封侯絣澼絖,药等手不龟。所用有异耳,此言寓非卮。梅蕾良可人,如椒缀南枝。芬芳想不晚,太皞方执规。

图书昭锡,典礼绍成。孙民何幸,教父储灵。钦承景贶,祗奉崇名。致虔寮册,垂祐黎扃。

青山九锁隔凡缘,福地潜通小有天。古洞落花春寂寂,空山乱石水涓涓。金丹翠箬藏千岁,芝草琅玕定几年。惆怅何时谢尘事,山中长作地行仙。

一百二十日禁足,三十五日在外走。熨斗煎茶铫不同。泥牛解作师子吼。今朝法岁已周圆,拈得鼻孔失脚口。以大圆觉为伽蓝,七七依前四二九。

为惜苔钱妨换砌,因怜山色旋开尊。(闲居)高阁烟霞禅客睡,满城尘土世人忙。(游法华寺)五龙金角向星斗,三洞玉音愁鬼神。(赠道士)蒲草薄裁连蒂白,胭脂浓染半葩红。(题莺粟花,以上并《雅言杂载》)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因击鲁句践,争博勿相欺。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灯市凄清灯火稀,雨巾风帽笑归迟。月明想在云堆处,客醉都忘马滑时。老云樽前花隔雾,春来句里鬓成丝。浮生不了悲欢事,作剧儿童总未知。

苍莽江湾尽入深,数家村坞在山阴。烟横落木寒初静,水带微阳晚未沉。极览定非他辈事,不来终负此生心。鲈鱼斫鱠松醪酒,曾属诗人两日吟。

屏绡裛润惹篆烟。小窗闲、人泥昼眠。正雪暖、荼コ架,奈愁春、尘锁雁弦。杨花做了香云梦,化池萍、犹泛翠钏。自不怨、东风老,怨东风、轻信杜鹃。

漠然天造与时新,根著浮沁一气均。万物不须彫刻巧。正如恭已布深仁。

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火德流光,萝图荐祉,累庆金枝秀。璿枢绕电,华渚流虹,是日挺生元后。缵唐虞垂拱,千载应期,万灵敷祐。殊方异域,争贡琛赆,架巘航波奔凑。三殿称觞,九仪就列,韶頀锵金奏。藩侯瞻望彤庭,亲携僚吏,竞歌元首。祝尧龄、北极齐尊,南山共久。

茸茸弱线初迎复,轧轧阳机已转坤。梅放小红明纸帐,竹分寒绿寿藤尊。不愁故将逢陵尉,且喜仙官近市门。还向陈年作新句,贺人今日拜春恩。

不容红白斗芬芳,色染蔷薇照水央。冷艳可供清燕赏,日融风软暗传香。

损法财,灭功德,宁作常贫岐路客。身虽能触不能知,只为前因无准则。

白首看黄叶,徂颜复几何。空惭棠树下,不见政成歌。

电尾烧黑云,雨脚飞银线。急点溅池心,微烟昏水面。气凉氛祲消,暑退松篁健。丛蓼亚赪茸,擎荷翻绿扇。风期谁与同,逸趣余探遍。欲去更迟留,胸中久交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