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桃源宰赵存礼韵

三时不害试鸠工,筑鉴轮舆职自攻。
利器祗因盘错见,淳风须信古今同。
野花桃三谷逢好,春草池塘待雪融。
洞口果教花似旧,支筇未肯作衰翁。

作品评述

《和桃源宰赵存礼韵》是宋代阳枋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时不害试鸠工,
筑鉴轮舆职自攻。
利器祗因盘错见,
淳风须信古今同。
野花桃三谷逢好,
春草池塘待雪融。
洞口果教花似旧,
支筇未肯作衰翁。

诗意:
这首诗词以桃源宰赵存礼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宰相职责的思考与赞美。诗中通过对鸠工、轮舆等工匠的赞美,以及对利器、淳风等价值观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今人才的推崇和对传统价值的坚守。诗的后半部分则以野花、春草等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传统美学的承袭。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桃源宰赵存礼的赞美为主题,通过对工匠、利器和淳风的描绘,展示了古代宰相的职责和担当。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工匠与宰相相联系,以突出宰相的职责和重要性。作者通过描述野花、春草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并借此强调了古代宰相应如野花春草般坚守传统美学。整首诗词简洁明快,字词间的对仗和谐,意境清新,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文化情怀和审美追求。同时,诗中流露出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之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赞美桃源宰赵存礼为主题,通过对工匠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宰相职责的思考与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传统价值观和美学的坚守。这首诗词言简意赅,构思巧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诗词推荐

学士两朝供奉年,上林词赋万人传。一从玉垒长为客,几放金鸡未拟还。闻道买田临灌口,能忘归马向秦川。五陵他日多豪俊,空望城南尺五天。

昔年尚友先君子,晚见贤郎自策名。芹泮佩衿尊郑老,桐江谱牒派玄英。誉髦孰不观朝彩,耄齿吾难主夏盟。若见监州烦问讯,必分风月照寒檠。

云仪冉冉朝日,碧韵娟娟晚风。几重雾障遥隔,一道星河暗通。

历阳崔太守,何日不含情。恩义同钟李,埙篪实弟兄。光尘能混合,擘画最分明。台阁仁贤誉,闺门孝友声。西方像教毁,南海绣衣行。金橐宁回顾,珠簟肯一枨。只宜裁密诏,何自取专城。进退无非道,徊翔必有名。好风初婉软,离思苦萦盈。金马旧游贵,桐庐春水生。雨侵寒牖梦,梅引

星星两鬓怯年华,幽馆无人江月斜。惆怅过江迟一夕,晓风吹尽海棠花。

风流晋人物,康乐性乐山。文选数十诗,大半皆林泉。未知富时士,多少肥遁贤。投书犯世纲,何如康乐阡。小隐华子冈,世事成云烟。高风辋川期,师法甪里传。倘悟神仙诀,千载如眼前。

数举营巢债,才成作佛庐。随堂展单钵,均是道人居。

无价韶华,一笑相酬,青钱似苔。奈东风轻劣,催红雨去,西园次第,放绿阴回。老后时光,眉间心事,恰似怕酸人著梅。须知道,有谁能百岁,日日开怀。从教世变轮推。也莫问人间春去来。看渊明归了,有形谁役,少陵酸里,无闷堪排。贫贱何妨,风流自别,不是沈沈浊世杯。层霄上,

青阳少府笔如椽,袖出骚人体物篇。往昔上林推蜀客,后来赤壁有坡仙。自言避地侨江表,谁诵凌云向上前。萤雪一生家万里,汉庭给札定何年。

问讯杨夫子,经年客异乡。南浮湘水远,西望楚天长。五岭梅花发,孤城草色荒。白云遥满目,曷久住炎方。

真玉烧不热,宝剑拗不折。欲别崔侠心,崔侠心如铁。复如金刚锁,无有功不彻。仍于直道中,行事不诋讦。崔侠两兄弟,垂范继芳烈。相识三十年,致书字不灭。我来宣城郡,饮水仰清洁。蔼蔼北阜松,峨峨南山雪。顾生归山去,知作几年别。

秦焰亦已灰,函关碎周文。玄感老东都,不救身首分。慎勿轻瘠牛,犹足偾孤豚。高文信神武,□往乘□昏。落果固有时,燥者勿与言。

长乐昏岚著地凝,程乡毒雾噀人腥。吾诗不是南征集,只合标题作瘴经。

嵬嵬王子,我人所宗。维北有斗,维岱在东。

骑裔裔,车斑斑。鼓箫悲,神欲还。轰振凯,隐林谷。执妖厉,归献馘,千里肃兮。

雨里船中不自由,无愁稚子亦成愁。看渠坐睡何曾醒,及至教眠却掉头。

紫盖东南久寂寥,石城烟雾压岧峣。登台倦客怀千古,宿内闲人梦六朝。御苑云浮曾拾翠,旧楼月落尚吹箫。诸公不说新亭事,目断空江半日潮。

玷玉甘长弃,朱门喜再游。过因谗后重,恩合死前酬。养骥须怜瘦,栽松莫厌秋。今朝两行泪,一半血和流。

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霅溪女,时作阳关肠断声。

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夜来秋近。月晕通风信。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知人闷。故来相趁。共结临岐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