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里沙

只见如山白浪飞,更堪动地黑风吹。
渺茫直际九州外,汹涌常如八月时。
河伯岂能穷海若,灵胥仅可吓吴儿。
惜无散发骑鲸友,共了南游一段奇。

作品评述

《十五里沙》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十五里沙》

只见如山白浪飞,
更堪动地黑风吹。
渺茫直际九州外,
汹涌常如八月时。

河伯岂能穷海若,
灵胥仅可吓吴儿。
惜无散发骑鲸友,
共了南游一段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海洋景象。作者以雄浑的词句表达了海浪翻滚、风浪激荡的场景,形容海浪如山般奔腾而来,黑风狂吹震动大地。在视野之外,海的边界似乎无法触及,波涛汹涌如同八月的风景一般。

作者通过描绘海洋的庞大和磅礴之势,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他将海洋比喻为汪洋浩渺的九州之外,海的边界似乎遥不可及,而波涛的汹涌之势就像是八月时分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狂烈。

赏析:
这首诗词以壮丽的景象和雄浑的语言描绘了海洋的浩渺和磅礴之美。作者通过丰富的形容词和动词,使诗中的海浪、风和景色显得生动而有力量感。

诗中的"如山白浪飞"和"动地黑风吹"形象地描述了海浪的高涨和风的猛烈,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而"渺茫直际九州外"和"汹涌常如八月时"则表达了无边无际的海洋和汹涌澎湃的气势。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河伯和灵胥,以及作者与它们失去了交往的遗憾。河伯被认为是海洋之神,而灵胥则是海神的守护者。作者希望能够与它们结交,但可惜未能实现,只能与骑鲸友人一同南游,共同领略南方旅行的奇妙之处。

整首诗以其雄浑的气势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景色和力量的赞美,并表达了对无法触及的边界和遗憾的思考。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唤起读者内心的共鸣,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云中路杳杳,江畔草萋萋。妾久垂珠泪,君何惜马蹄。边风悲晓角,营月怨春鼙。未道休征战,愁眉又复低。

仓庚仓庚,集谷之苕。谓汝也幽,而岂其乔。勃鸠勃鸠,有安斯巢。矜妇之功,不念鹊劳。决决杜鹃,念归何悲。岂知汝归,不如未归。翩翩玄鸟,群雏相依。羽毛浃矣,同乳异飞。负阴抱阳,均此一气。孰使然哉,凄其永忾。

广溪三峡首,旷望兼川陆。山路绕羊肠,江城镇鱼腹。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汉氏昔云季,中原争逐鹿。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常山集军旅,永安兴版筑。池台忽已倾,邦家遽沦覆。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缕缯采药谩区区,谁似君王用意殊。仁政便为医国艾,德威那假辟兵符。

一诺千金汉重臣,平生恩力报何曾。朱家不德人传美,殊愧张苍父事陵。

糊涂不成书,把笔意甚喜。举头见爷笑,持付三四纸。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著。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

川阔悲无梁,蔼然沧波夕。天涯一飞鸟,日暮南徐客。气混京口云,潮吞海门石。孤帆候风进,夜色带江白。一水阻佳期,相望空脉脉。那堪岁芳尽,更使春梦积。故国胡尘飞,远山楚云隔。家人想何在,庭草为谁碧。惆怅空伤情,沧浪有馀迹。严陵七里滩,携手同所适。

正遣清诗觅菊栽,穿云涉水又寻梅。万牛不挽新愁去,一鸟还惊午梦回。老媿逢人说幽愤,穷能随事学低摧。江边漂母何为者?无食王孙未易哀。

恋恋栏干云复留,恍然天地与身浮。水涵空界光无际,山在地州翠欲流。点破琉璃云表雁,足成图画柳边舟。岁阑却自忘归兴,更欲同为雪后游。

平生於二南,百过在芣莒。不知孰舞蹈,但觉乌可已。煌煌古人心,民与不死传。天和本发中,世味或食耳。全明凋靡后,未造放荡始。折杨纷皇荂,败素正堪紫。斯文吾衰久,安得力任鄙。天河傥可挽,举俗快一洗。不且尊杜黄,卿言尚予起。

卓彼嘉坛,奠玉方泽。百辟祗箫,八音纯绎。祀呈承明,柔祗感格。

虚而通,用而冲。默游量外,直照环中。云水一身瘠,家风四壁空。相逢有知己,点指识渠侬。

庭前柏树子,不是祖师心。莫执一时见,便忘千古音。

璘娥琢月剪冰花,著叶团团更不斜。只把青葱争玉树,不将夭治斗金沙。吹香处满骚人国,成实还宜野叟家。老我真成被花恼,尊前坐叹复行嗟。

莺啼晴昼,南国春如绣。飞絮眼,凭阑袖。日长花片落,睡起眉山斗。无个事,沈烟一缕腾金兽。千里空回首。两地厌厌瘦。春去也,归来否。五更楼外月,双燕门前柳。人不见,秋千院落清明后。

荒凉城南奉先寺,后宫美人棺葬此。角楼相望高起坟,草间柏下多石人。秩卑焚骨不作冢,青石浮屠当丘垄。家家坟上作享亭,朱门相向无人声。树头土枭作人语,月黑风悲鬼摇树。宫中养女作子孙,年年犊车来作主。废后陵园官道侧,家破无人扫陵域。官家岁给半千钱,街头买饼作寒食。

嘉遁有新吟,因僧寄竹林。静思来鸟外,闲味绕松阴。兵寇凭凌甚,溪山几许深。休为反招隐,携取一相寻。

山僧好寂静,入云恨不深。峰间一雨昏,林表孤灯沈。往来有猿狖,呼啸自成音。

旧闻靖长官、贺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章圣皇帝东封,有谒于道左者,其谒云晋水部员外郎贺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已而阅谒,见之,大惊,物色求之不可得。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诣阙进佛道像,直数千万。张公安道与澄游,具得其事。又有乔仝者,少得大风疾几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