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歌

宵烛无余光,熠耀已在堂。
萤光能几许,焉照妾中肠。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明代公鼐创作的《秋歌》。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宵烛无余光,熠耀已在堂。
萤光能几许,焉照妾中肠。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场景。诗人点燃了一支宵夜的蜡烛,但烛光已经消逝殆尽,只剩余微弱的余光,然而这微弱的光芒在房间中仍然闪烁明亮。诗人借此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以及微光如何照亮了他的内心世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微弱的光芒和内心的情感之间的关系。宵烛作为一个象征物,代表了短暂而有限的生命和存在。烛光的消逝与时间的流逝相呼应,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有限。然而,即使是微弱的光芒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它在黑暗中独自闪耀,照亮了诗人内心的深处。

诗人使用了对比手法,将微弱的光芒与内心的情感联系起来。他提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妾中肠”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这种内心的情感和微弱的光芒形成了一种对比,强调了内心的光亮和生命的坚韧。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尽管生命如同短暂的蜡烛,但即使是微弱的光芒也能在黑暗中闪耀,照亮内心的世界。这种思考和感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引发人们对生命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诗词推荐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一杯且贾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月满长空朗,楼侵碧落横。波文流藻井,桂魄拂雕楹。深鉴罗纨薄,寒搜户牖清。冰铺梁燕噤,霜覆瓦松倾。卓午收全影,斜悬转半明。佳人当此夕,多少别离情。

半似枯禅半似痴,也无何虑与何思。偶看清晓双双蝶,飞遍黄花一一枝。荒耽诗句枉劳心,忏悔莺花罢苦吟。也不欠渠陶谢债,夜来梦里又相寻。

堂後檐前小石山,一峰瘦削四峰撵。忽腾绝壁三千丈,飞下清泉六月寒。乃是家僮聊戏事,倒倾古井作惊湍。老夫畏热年来甚,更借跳珠裂玉看。

既知梧留凤,宁令凤在笯。胡为五色羽,散作一庭花。

力勤瘠地亦良田,丰歉由人莫问天,曝背耘苗能着力,天公毕竟也相怜。

昔人醒心处,唯恐玉山颓。我今醒心亭,正与醉为媒。醒心非醒酒,所醒遗形骸。如病得大丹,如梦忽惊回。如闇秉巨烛,如蛰发春苗。有时酩酊中,蘧蘧自形开。下视名利场,昏晓走尘埃。醒处元不醒,醉时良可哀。嗟哉我何人,颠倒有至怀。不求醉中醒,却醉醒中杯。

剩陪华佩醉蟠桃,杨柳飘飘拂午桥。夜月楼台行锦障,春风帘幕卷红绡。歌传杏苑黄金缕,乐奏梨园紫玉箫。银漏滴残珠履散,踏花归去路迢遥。

上党天下脊,辽东真井底。玄泉倾海腴,白露洒天醴。灵苗此孕毓,肩肢或具体。移根到罗浮,越水灌清泚。地殊风雨隔,臭味终祖祢。青桠缀紫萼,圆实堕红米。穷年生意足,黄土手自启。上药无炮炙,龁啮尽根柢。开心定魂魄,忧恚何足洗。糜身辅吾生,既食首重稽。

闭户跏趺意已清,炉香烧尽一灯明。空庭叶落知多少,一任西风百种声。

寻常圆魄岂不好,竞爱今宵分外明。明极只知无隔碍,谁言桂树向中生。

多水少尘埃,经年不扫苔。竹繁频洗菜,松老别求栽。雪窦看碑入,云窗晒帖开。徐文与张羽,乘月想能来。

欹欹整整复皑皑,可是春冰细剪裁。到处江山皆玉立,谁家庭院不花开。几回旋绕还飞去,半饷悠扬却下来。独有梅边易消灭,也应和气近蓬莱。

斯人肥遁士,高卧亦无心。野树留余润,春花带远阴。近床衣欲冷,拂石坐还深。为问陶弘景,何如陇上吟?

古来多贵色,殁去定何归。清魄不应散,艳花还所依。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朱紫亦皆附,可言人世稀。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沉潜演贶分三极,广大凝祯总万方。既荐羽旌文化启,还呈干戚武威扬。

有客渡西山,泉源出山足。初勺爱其甘,既享不能独。汲取得陶罂,置满彭亨腹。携持若抱瓮,前致且勤祝。是为清明渊,可用洗烦溽。珍重客此言,其敢付僮仆。新手注方壶,尚带蛾山绿。我坐三生贫,大嚼非所欲。半世蒿藜肠,两饭惟脱粟。岂无牢醴膻,耻豢争身肉。交淡兄可新,味厚

司马坟前客过频,灰飞常见纸钱新。岂如哭祭文山客,只有西台甲乙人。

枸杞始甚微,短枝如棘生。今兹七十年,巨干何忻荣。偶以遗樵薪,遂有嘉树名。雨露养秋实,错落丹乳明。细蔓如牵牛,半枯犹络索。晚叶已老硬,不堪芼吾羹。根大多灵异,岁久精气成。为取入刀圭,颓颠扫霜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